长篇小说连载
肖河风云
第五十四章 凭智勇成荣收匪众
这几个半道上杀出来的小喽啰,给本来还算平顺的会面造成了既难堪又紧张的气氛,打乱了成荣的思绪,让成荣和志成措不及防。其实,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是崔胡子手下的一个心腹在背地里鼓动了这几个人唱的一出戏。其目的,就是试探一下成荣的底线和耐力,看看成荣的气量到底如何。也就是说,试探一下成荣到底是真心容纳他们,还是设好圈套来这里诱使他们上钩的。
成荣虽然没有识破这个机关,但也没有因为受到冲撞而失去理智上了他们的钩。他喝了口水,稍微镇静了一下情绪,思考了片刻用缓慢的语气对崔胡子徐徐说道:“嗨嗨,没有关系!大当家的也不要动怒!大家都不要往心里去。其实呢,这也是弟兄们对你的一片忠心,也是大家对新政府的政策不了解所致。这可以理解,因为,弟兄们和社会脱节的时间太长了!你也不要责怪、惩罚他们。这要遇在谁的身上也会这么想,这么做的。他们的用心是好的,说白了,就是怕吃亏上当,这一点,完全可以看得出来。这足以说明,弟兄们对大当家的是何等的爱护和敬重。所以,这正是我此次进山要给弟兄们交代的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所以说,这件事情是情理之中的,就算过去了。”
崔胡子听成荣劝他的话,心里显然很是爱听,这从他的面部表情上就可觉察得到。他重重的吸了口烟,吐了大大的一口气说:“实在是对不住,让两位受惊了。这两个崽子竟如此的不懂规矩,我一定要好好地收拾他们。”
成荣又劝道:“哎!算了算了,说过去就过去了,再不要为难弟兄们了,就算是我成荣为他们求个情吧!”
志成也在旁相劝:“是的,这都是小事,大当家的也不必怪罪他们,就让它过去。刚才我也有点失敬,还望大当家的海谅,这几个弟兄你也再不要责罚他们。我看咱们还是言归正题,说说接下来的事吧!”说罢,起身又为崔胡子装了一锅子烟递了过去。
崔胡子接过志成递过的烟,吸了两口,说:“好好!那就让成兄弟接着说?”
成荣侧了侧身,说道:“好吧,那我就接着说。”于是,就古原县关于这些人归顺后的政策方案详细地做了介绍。
他最后说:“共产党的古原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早日回归,是抱有很大的诚意的。之所以三番五次的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对弟兄们回归后进行整编,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确保每一个兄弟的生命安全,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光明的前程。这一点,还请大当家的转告众位弟兄们,毋庸置疑,尽管放心。”
听完成荣的陈述,崔胡子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少倾,他转身问成荣:“你说的这些,当然都是你们想好的,听起来没有一点问题。但问题是,一旦我们下山任人摆布,万一被政府算计了,到那时候,我们找谁说理去?谁又能保证威武窑不会晃我们呢?
面对崔胡子的担心和顾虑,成荣按照县政府的政策底线,说:“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尽可放心。你的这些担心,完全是在用国民党政府的所作所为,来打量共产党人民政府的政策原则。共产党讲话,从来是言而有信的。说到的话,就一定要兑现。
现在的古原,是人民的天下,古原县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只要你的弟兄对人民没有犯下血债,对现在的人民政府没有新的破坏和犯罪行为,并且立即配合人民政府有立功表现,接受政府的改造教育,弃恶从善,改过自新,重新做人,那么,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一笔勾销。这是政府的承诺。
政府为什么对你们的回归抱有希望呢?这是因为,政府对你和你的弟兄们还是有所了解的。你们的本质是好的,在你们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人的本性和人的善良,这才使你们在过去的时间里,没有做下伤天害理,对不起人民的事情。这就是政府对你们能够回归下大力气,寄予厚望的原因。政府不愿意看到,弟兄们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成为不可救赎的人。不愿意看到弟兄们因为迷途不返而横遭涂炭,累及子孙。这是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的初衷就是以消灭剥削阶级,推翻剥削制度,让所有的穷苦老百姓翻身求解放,过上好日子为宗旨的。所以,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土地上,是不会再有、也不允许再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那种不劳而获的现象存在的。那么,弟兄们今后的出路在哪里呢?他们这一生眼看就要结束了,而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要跟着他们受他们的影响吗?这叫他们在今后的新社会怎么融入人群,怎么幸福地去生活呢?而今,政府有如此的诚意和耐心,给弟兄们敞开了一扇通向新生活的大门,那就要紧紧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结束这种啸聚山林,东躲西藏,担惊受怕,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搭上土地改革这个通向金光大道的最后一趟车,去融入社会,挺起胸膛,抬起头颅,堂堂正正地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子孙的有尊严的劳动者,这是一件多么光彩,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呢?”
成荣说完,志成又接着说:“成荣兄弟的话,掏心掏肺,真乃金玉良言。说心里话,我为何愿意充当这个花舌子(双方的联络人),最大的原因,就是被成荣兄弟的勇气和真情所感动。成荣兄弟身为一介教书先生,胸怀人民,体恤疾苦,不顾个人的安危,主动要求到这里来和大当家的商讨一个万全之策,为的是能够使弟兄们顺利地回归社会,过上正常地全家团圆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个已经身担乡长职责的地方官员,他也可以像以前国民党时期的官员一样,只要拿好自己的薪俸保住自己的官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多么舒服,多么安逸。至于像这种与他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完全有理由推给上司或者跳子(警察)去干的,这也是完全符合官场规则和治政情理的。
可是,现在解放了,这件事情到了他的手里,他就觉得这是自己职责分内的事。就连上司派给他的几名带喷子的把式(带枪的警卫员),他都坚决不要,就只和我两个人硬生生地来这里和大当家碰码(见面)来了。因为他相信,只要是真心为了老百姓的疾苦,为了咱这帮弟兄们的前程着想,大当家的一定会选择正确的决定,不会为难他,也不会使他失望的。”
听了成荣和志成开诚布公的说理讲道,尤其是听志成说成荣为了表示诚意,连上司派给他的把式都不要,这使崔胡子深受感动,觉得不可思议。作为一个教书匠出身的人,能有这样过人的气场胆略,仁厚的古道热肠和博大的胸襟情怀,不能不使他这个绿林好汉心生敬意。
成荣的人格魅力,正气豁达与温文爽朗的气度,彻底征服了他。他觉得,能具备这种情怀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这种情怀,与社会交往中的逢场作戏和敷衍应付的那种油条式的官场政客,截然不同。也与酒肉相系,豪侠鲁莽的江湖义气有天壤之别。这样的人,是值得托付,值得信赖,值得交往的。
道上的人讲的是义气,讲的是诚信,那么,成荣就是义气和诚信兼备,仁厚和正直俱得的仁人君子 人生有幸能和这样的人相交相识,这是三生修来的缘分,就是粉身碎骨也值了!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定心砣。那就是,听从成荣的良言相劝,接受政府的改造教育,走上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道路。
但是,他也考虑到,他的这些弟兄们自由散漫,野惯了,要在猛然间接受政府的约束教育,恐怕还得做很多的工作,尤其是他身边这几个人的态度非常重要。只要身边人不在背地里捣鬼生事端,下边喽啰的事就容易多了。
于是,他转向他的几个心腹,试探式的问道:“刚才晁大少爷和成先生已经把该说的话,都明白无误地说在桌面上了,现在,该轮到我们说话了。诸位贤弟你们也亮一亮态度”
心腹们听老大问他们的意见,一时无法回答。你看着我我望着你,半天终于又把球踢给了老大:“只要能保证弟兄们不吃亏,只要他们今天说的话到时候不反晃子(不变卦),大哥你定吧,弟兄们听你的!”
听了这个滑头鬼式的答话,崔胡子手往桌子上一拍,说“好,痛快!那我们就说定了,就按晁大少爷和成先生的意思办,听从威武窑(政府)的收编,给弟兄们置办一个光明的前程。这件事情就交由你几个操办,把在梗子(山上)和不在梗子的弟兄们的蔓(姓名)弄出来,叫大家速速上梗子典鞭(聚会),我要亲自给他们说这件事。但有一点,我要说清楚,这个事我们今天就算说定了。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定了的事,就再不能反晃子了。关于这一点,要给弟兄们讲清楚,谁也不要再像刚才一样给我生出个事来。如果再横生事端,我手上的这把刀可不认人!”
崔胡子给他的心腹交代完以后,又对成荣说:“成先生,承蒙你的大义相顾,我决定听从你和晁大少爷良言相劝,归顺政府。只是这弟兄们的归拢整理,可能还尚需一些时日。你定个时间和地点,我听你的。时间一到,我准时带弟兄们下山,接受政府的改编。”
听到崔胡子同意接受政府的改编,成荣的心里格外高兴。他说:“大当家的能如此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回归人民,回归社会,这是肖家河的人民之幸,也是黑鸦沟众位弟兄之幸!成荣代表肖家河所有父老乡亲谢谢你和众位弟兄们。至于你提到的下山时间和地点,依我看,时间就定在三日后的上午九时,地点放在黑鸦沟口的山神庙那里较为合适。
至于为什么要放在那里,这是为了缩小大家的行程。也就是说,三日后的早晨,我决定,在这里和弟兄们一起,下山往沟口走,政府的接收人员往这边来迎接,大家在沟口的山神庙汇合,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考虑的是,那里比较安静,不会受到外面因素的干扰。在那里,整个接收工作完成后,按照你们提供的名单,弟兄们就分做两路,愿意参加游击队的人,直接向黑石峪进发,参加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不愿意参加游击队,要准备回家务农的人,去肖家河集结,在那里进行时事政策和文化学习十天左右的时间,再给大家发给回家的盘缠(费用),由户籍所在地派人接待回家。
枪支弹药和其他武器器械等,接下来造册登记,按照登记数量,拉运到交接现场移交。所有人员的衣服和被褥,除过回家的人员不配发外,其余参加游击队的人都在到达受训地点后,重新统一配发。原有的个人物品,除随身生活用品而外,其余的比如被褥等一律不要携带。人员撤离后,原有的窑洞以及生活设施,交由当地村民组织接收,充做公产。这就是大致的善后方案。
刚才大当家的已经安排的很明了了,其他的我就不再絮叨了,但有一点,希望大当家的注意:一定要照顾好弟兄们的思想情绪,做好大家的思想安抚工作,使弟兄们彻底放下思想包袱,消除负面的情绪顾虑,轻松愉快地接受改编。对于参加解放军和回家的选择,一定要充分征求个人意见,在自觉自愿地前提下,分别造册登记,以区分参加部队的人数和选择回家的人数。”
崔胡子和他的弟兄们一听成荣竟要留下来,和他们一道下山,这使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尤其是那几个心腹,对成荣的这一决定,既感吃惊又感到敬佩。深感成荣这个人的魄力和胆略是他们这几个人所不能企及的。原来所有的狐疑又担心的想法,现在一扫而光:有这个乡长和大家一起下山,还有啥可担心和怀疑的呢?
太阳已经担在山边上,眼看这一天就要过去。由于收编大事已经谈妥,尘埃落定,按照事先和黄书记的约定,成荣不敢耽搁,在这里吃过饭后不顾天色即将向晚,他即刻先派志成回肖家河给乡上汇报谈判的经过和结果,及早为接收工作进行布置准备。
本来,依照黄书记原来的安排,不管事情谈不谈妥,成荣是要同志珍一同回来的。但为了使这项工作有始有终地圆满完成,不致节外生枝,出现变数,他决定自己留下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崔胡子进行人员武器的清理登记,仔细核对,防止遗漏,以免又形成新的隐患。另一方面,他留下来陪同这些人一同到达接收地点,可以进一步地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让这些人知道,我成荣和你们一同下山,你们还有啥可怀疑与担心的呢?同时,他还要去所在地的村社,找村社的负责人安排民兵,待崔胡子带着人全部撤离后,对这里的住所等地产事宜的接收利用等工作。这些扫尾工作都布置停当后,到了约定的接收日期,他会带着这些人共同前往移交地点,参加交接,使这项来之不易的劝降收编工作平稳收尾。
他的这些理由,与工作来说,当然都是很充足的,黄书记考虑再三,最后,只能同意。至于志成一路上的安全,黄书记已经做了安排。等志成脱离了黑鸦沟的地界,就会有接应他的民兵,这一点,成荣是放心的。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