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枣树,千旗山下展新姿
文/苏醒 刘刚
屋前村道,干净整洁,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是岳阳楼区郭镇乡枣树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枣树村提质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写照。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民企纷纷看好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纷至沓来;城乡供水一体化稳步推进,让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兴修水利工程如火如荼,为农业丰收筑牢根基;农闲人不闲,油菜种植热火朝天。这一系列举措,让枣树村处处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活力。
招商引资,激活乡村经济
枣树村地处近郊,却因地域偏僻面临诸多挑战。然而,枣树村支村两委勇立潮头,敢挑重担,狠下苦功夫,做好身边事。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让老百姓既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又能享受提质成果,使村组经济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招商引资方面,三年疫情下的经济萎缩,让村级工作举步维艰。但支村两委抱团取暖,充分利用“枣马公路”地域优势,在区、乡党委的主导下,下好先手棋。他们把环境扮优、把资源激活、把关节打通、把优势发挥、把方向定位,做到来者留得人住,捡场稳得住心,上场立得住足。让企业主实实在在感受到一方水土,兴家立业融入有意图,发展有盼头,创业有奔头。截止到十月底,支村两委紧锣密鼓配合有意向企业落户,完成了集体土地入市。宽松的自然环境给投资者带来了十足的信心,日前,中国邮政、两家电磁铁厂已落户枣树。据统计,今年招商引资将达 4000 多万元。目前,现有 3 家企业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择址地已经开工清基。招商引资的成功,不仅为村里带来了经济收益,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供水一体化,畅享优质水源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枣树村的又一重大成就。枣树村历来重视民生饮用水工程建设,早在 10 多年前,就曾先后投资 400 多万元打井抽水,但抽水储存方式易引生病源,管理难度大,投入多。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尽管村民饮用上了深潜水,但渴求能用上城区铁山水一直是村民追求的梦。今年年初,支村两委再次将实现城区供水一体化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力排众议,争资立项并很快得到了区、乡政府的支持。截止 10 月底,全村 300 多农户,覆盖率 100%用上了铁山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如期实现。清澈甘甜的铁山水,流进了村民的家中,也滋润了他们的心田。
兴修水利,筑牢农耕命脉
兴修水利是农民农耕的命脉所在。枣树村的水利工程滞后,许多山塘水库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产物,年久失修,沟渠堵塞,水路不畅,农耕用水困难,少数农田变成了望天收的农田。针对全村水利薄弱环节,支村两委将水利工程建设纳入年度攻关项目,立项目、跑机关、找部门、一步一个脚印,争取水利部门帮,农业部门助。用好有限的资金,发挥大集体时的群众用工方式方法,用最少的钱,办好最牢靠的事,争质保量,确保了水利枢纽、山塘水库,沟渠堵塞的畅通修复。该改的改、该建的建、该修的修,确保水利工程如质如量修整。截止 10 月底,全村共投入劳动力 2000 人次,修建引水渠道、水沟 1000 多米,完成水沟护砌 1600 米,为来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闲人不闲,刚收完晚稻,又投入油菜种植。枣树村有收了晚稻又种油菜的传统习惯。村民对种植油菜情有独钟,支村两委不适时机,在抢种前造势,组织党员、村长、优秀村民集中学习培训,请农业专家授课,讲解丰产知识;在种植上帮扶,村里贴农机翻耕,贴种子补助,送货上门,请农机师傅翻耕田土,助推农民大量种植油菜,做到倾其所能,助其所困,扎扎实实推进大面积种植油菜,为村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日前全村 90%的农田基本上都种上了油菜。
枣树,麻布山下春潮涌。田园胜美景,归来入梦频。枣树村支村两委,正以高昂的斗志,敢为人先,自强不息、默默奉献的精神,与时俱进,为营造和谐家园,幸福村组,建设魅力枣树再立新功。一个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民生殷实、社会和谐的枣树村明天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