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肖河风云
第五十六章 建农会农民做主人
轰轰烈烈的成立农会的热潮,正在肖家河这个山乡铺展开来。
自从黄书记召开工作会议以后,按照分工,成荣就主要负责肖河以北的工作。当然,他是乡长,又是全乡土地改革工作队的副队长,当全乡其他村社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找到他,需要他去处理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热情接待,全力以赴的积极调处。这是他政府一把手的职责。
进村工作开展以后,成荣首先在肖家河村多次召集村民会议,向这些从来不关心国家大事,不知道农会是干啥的,不知道政策又有啥用场的农民,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精神,讲解成立农会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农会与农民生产生活的关系等等。使他们明白,农会就是自己的家,是一个把零零散散的农民聚拢在一起的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是替大家跑腿办事、解忧解难的一种常设机构,它不同于国民党时期的保和甲,农会主席也不是过去的保长和甲长。
过去的保长和甲长是由国民党的乡政府或县政府任命的,是替政府办事,压榨剥削老百姓的。而如今农会的主席则是由农民自己选举任命,不用农民负担派捐,不拿薪水不脱产的村干部。你不同意谁就不选举他,权利在你自己的手里,任何人都不能剥夺或者包办你的这个权利。这就是今天翻身当家做主的权利,也是新政府给人民享有的民主制度。
通过他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让这些整天在大山沟里劳作,逆来顺受,认为谁来当官,老百姓只有服从的份,只有纳粮进贡,受人辖制的命的大老粗,感受到了新社会的新气象,感受到活了八辈子这才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情绪高涨活跃,气氛热烈,争相发言,都想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把自己心里的愿望表达出来。
经过两天激烈地酝酿讨论,成荣看时机成熟,在和黄书记沟通商定后,决定在肖山寺前的戏场那里,召开肖家河乡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大会。
农会成立的这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虽然已经到了秋季的天气,但这个依山傍河的小山村里,感觉不到一丝的冷意。
早上起来,早早地吃过早饭后,成荣和驻村的乡政府干事小于就来到了肖山寺的戏台子前,动手打扫整理这里的场地,以便待会村民们来开会时干净舒适不致脏乱。
正在他俩跑前跑后地整理着会场时,不大一会儿又来了几个年轻人,大家一起帮忙,把一幅写有“肖家河村农会成立暨农会主席选举大会”的条幅挂在了戏台子的上方,还在会场的四周插上几面鲜艳的红旗,两面的墙壁和几棵大树的树身上,也贴上了早已写好的花花绿绿的标语,上面写的都是庆祝农会成立和人民翻身当家作主,拥护共产党,拥护新政府等口号,把个不大的场地布置的就象过年似得喜庆热闹。
成立农会,在古原县来说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作为县委副书记和区、乡党委书记,又身兼土改工作队队长的老黄,以及区长卢志贵自然要亲自莅临会议,另外邀请到县上的一些的领导也到这里,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
为了烘托会议气氛,于干事通知学校停半天的课,让李校长带着老师和学生也来参加会议。同时,又派人去学校里搬来了桌子和板凳,摆放在戏台子上。
小于刚布置好会场,吁了一口气想歇缓一下时,却听成荣喊道:“小于!快吧那些桌子和板凳搬下来安在戏台子的下面。”
于干事站在摆好的桌凳旁,不解的问:“这不摆的好好的吗,怎么了?”
成荣给他说:“村民们来这里开会庆祝成立农会,咱们却高高在上地坐在台子上,好像要给人训话发号施令的架势一样,这不是和老百姓有意的拉开距离了吗?赶紧搬下来!”
于干事听成乡长如此认真,也只好又和几个人一起把所有的桌凳搬了下来。
不大一会儿,会场里已经来了约有百十来人。这些人里面,甚至还有多年不出门走动的老年人,也在儿女的搀扶下,来到会场想看看新社会里的稀奇事。学校的学生在老师和李校长的带领下,也来到了会场坐定。
一时间,这里又像逢庙会一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成荣招呼李校长坐到了身边。等待人员到齐后,就开始议程。
先到场的人有的在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有的在大声议论着、争持着。大部分人则双手抱着旱烟锅一个劲地在吞云吐雾,静静地注视着这些议论和争持的人们到底为啥说的那么认真有味。
于干事清点了一下人数,问成荣说:“村里能来的人都来了,可以开始了吗?”
成荣和黄书记卢志贵等商量以后说:“人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于干事站起身来,示意大家在会场保持安静。朝大家打过招呼,寒喧了几句,介绍了今天参加会议的县乡领导,随后宣布:“肖家河村农民协会成立暨农会主席选举大会,现在开始!”
接着,他拿出几页纸上已经议定好的会议议程说:“今天的会很重要,是关乎在坐的每一位农民兄弟切身利益的大事。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成立肖家河农民协会;选举产生农民协会的代表并组成主席团;在主席团内部选举产生农协会的主席;最后是安排农民协会成立后当前要开展的工作。”
在宣布了几条会场的纪律、选举的办法和注意事项后,于干事接着说:“成立农民协会,是我们肖家河全体农民自己的大事,是自开天劈地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大家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保证圆满完成会议的各项议程。
圆满完成会议的议程,不是走过场、搞形式,而是我们广大的农民兄弟,冲破千年封建枷锁的束缚和压制,翻身当家做主的盛大喜事。这是充分发扬民主,体现民主的思想和意志,行使参与和管理社会的责任与权利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体现。大家要慎重地投出自己手中的一票,选好自己的当家人,来带领大家医治旧社会留给我们的创伤,根除旧的封建习俗。为建设我们一穷二白的国家,奔向繁荣幸福的新生活,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类似于动员性质的开场白说完后,根据村民早先讨论的意向,于干事又公布了参加农会候选人的名单。候选人一共有六人,实行差额选举,得票最少的一人淘汰,前五人当选。
接着进行选举。被选举的六人,都用贴着名字的碗代替,凡今天参加选举的每个人手里都发给六颗黄豆当做选票。
投票的方法是,你要选谁,就往贴着谁名字的碗里放一颗黄豆,不选谁,就不用往他的碗里投黄豆了。剩下的黄豆可放进旁边的空碗里,一个接一个的按次序投票。家里没来的人,可以由他委托的人代投。
投票结束后要计票,计票由计票人(李校长和一名老师),唱票人(于干事),和监票人(两名村民)负责,唱票的人每检出谁碗里的一颗豆子就唱“XXX得一票”,计票的人用写“正”字的方式给谁的名字下添一个笔画,字写在挂在后面墙上的木牌上,得票最多的人就是当选者,票数最少的一个,就宣布淘汰。
开会投票,成立农会,选举主席,民主翻身,新民主主义,共产主义等等前所未闻的新名词,新说法,在这些一年四季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知道关心自家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庄家汉听起来,就如同一个从未出过门的小孩子,第一次出门看见了五颜六色、炫彩斑爤的万花筒一样,新奇惊奋。因为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多、这么新鲜的说话内容,以至于有些人都听糊涂了,辨不清眼前这几个年轻人在说些啥,画在木牌子上的杠杠都是啥意思。
投票议程结束,开始计票。一切程序,都在有序地进行。
根据计票结果,选出五人为农民协会的组成人员。这五个人里面,就有原来民国时期的任甲长。当选的五个人,又当场举手表决,一直推选老任为肖家河村农民协会的主席。
作为肖家河土改工作队的负责人,成荣站起身来宣布:“肖家河村农民协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肖家河村农民协会的正式成立,农民协会主席的产生,这是我们这个村的重大喜事,我代表肖家河乡人民政府和土地改革工作队,表示最热烈地祝贺!”
他的话音刚一落地,整个会场里响起了噼噼啪啪的掌声。同时,在会场外的树梢上,早已挂上去的几串鞭炮,被点燃炸响,吸引得一群孩子不顾炸伤的危险,争先恐后地争抢着零散的碎炮,把整个会场的气氛烘托的喜气洋洋,热闹异常。
热烈的掌声和清脆的鞭炮声停息后,成荣就农会成立后,农会在农村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农会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作了系统的阐述和部署。成荣的讲话,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句句和农民的生活利益息息相关,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新当选的农会主席老任,代表新成立的农民协会(农民协会成立以后,其实质是以贫雇农为核心,吸收全体贫、下、中农参加的村级组织,是不允许地主和富农加入的。所以,在习惯上,贫雇农都叫它贫农协会)发言。他说:“受全体村民的拥护和推举,有幸同肖家河的乡亲们,共同参与见证肖家河农会的成立和参加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并为能继续为肖家河的乡亲们跑路出力,而感到十分地自豪和光荣。我们新当选的全体农会成员,决不辜负全体父老乡亲对农会所有人员的殷切希望,拥护共产党,拥护新政府。坚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领乡亲们,努力生产,多打粮食,使乡亲们早日甩掉贫穷,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农会的任主席表完态,主持人接着说:“下面请县委副书记、黑石峪区委书记、区长、肖家河乡党委书记、肖家河土地改革工作队队长黄来章书记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区委区政府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老黄站起身来,代表县上和区上讲话。他说:“今天,是我们肖家河乡和肖家河村都值得纪念值得骄傲的日子,我代表古原县委县政府和黑石峪区委区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肖家河村农民协会的成立,为接下来全县即将开展的农村工作开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我们全体农民兄弟从今天起,有了自己的组织——农会。从此,我们农民就有了自己的家。乡亲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了难处,遇到了过不去的坎,那么农会会替大家分忧解愁,撑腰做主。因为,它的职责,就是替大家分忧解难的,就是替大家跑路办事的。肖家河村农民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这个封闭落后的村庄从此获得了新生,从此将在共产党的英明、正确地领导下,由人民当家作主,加快前进的步伐,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乡亲们从此在农会的带领下,团结起来,投身到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加快土地改革任务的尽早完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早日到来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实现全人类的最终解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肖家河村的农会成立后,成荣和于干事接着召集农会工作会议,安排下一步清理耕地面积的工作。要求所有农会干部立即组织人力,发动所有村民参与,对全村的土地进行丈量登记,在丈量的过程中,按照土地的上中下三个等级做好记录,以便在将来分地的时候,合理搭配。工作任务确定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去其他村检查农会成立的进展与筹备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