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肖河风云
第五十八章 揭私心村民访成荣
肖家河北部山区所有的自然村,在成荣亲自参与组织下,不到十天的时间,都相继成立了农会,选出了农会主席。农会成立后,转入土地面积的丈量和登记,评定成分,收缴土地浮财和分地分财产等工作。因为安排得当,方法对路,措施得力,这些工作都在扎实有序的穿插进行,按时按量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
其他村的工作刚告一段落,于干事找到成荣汇报肖家河村土地丈量的情况,并请成荣参与村民成分的划定和土地收缴与分地工作。他担心自己刚刚参加工作,面临土改这么繁杂的工作任务,加之村情比较生疏和没有经验,怕给工作造成损失,所以请成荣审核指导,查堵漏洞。
根据于干事的汇报和成荣平时知道的情况,成荣一方面鼓励他放手大胆地工作,一方面指点他多向老百姓请教,走群众路线。有事多和农会的干部们协商,让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根据清产的结果,按照政策规定,综合大家的意见,村里谁家应该定地主富农成分,谁家应当定贫农和中农的成分。通过成荣的悉心指导帮助和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归纳统一,终于使肖家河村的成分划定问题公正透明地迎刃而解,为以后的收缴土地浮财和分地分财物打好了基础。
就在肖家河的一切工作顺风顺水的开展时,胡平负责的南片却出了一点问题。
“自从肖家河乡开展土地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总体的工作进展和方向是对路的。而且进展顺利,富有成果。”这是黄书记在肖家河乡土改工作进展汇报会上给出的结论。
在前一阶段的工作汇报会上,成荣和胡平就各自负责的大片工作,都向党委一一作了详尽的汇报,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各自的目标计划。根据他们汇报的下阶段工作目标,黄书记提出了要求。
他说:“总体来说,前阶段成立农会,划分成分的工作,都是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基础的。而下一步的工作,则到了攻坚阶段。因为,到了实实在在的要把地主富农手中多余的土地和浮财收回来,把过去他们放在贫苦老百姓身上的高利贷全部取缔作废,把过去的一切契约借据等等,统统销毁。然后,又把收回来的土地和财产分到贫下中农的手中,这才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是最能撞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让地主老财痛苦,让广大贫苦老百姓高兴的事情。
但是,在这项工作中,务必要注意工作方法,掌握政策分寸,严格按照党的政策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办事,严格按照老解放区的土改经验去做。千万不可主观臆断和凭借个人的意志来决定每一项工作。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注意的。
在每一项工作要做出最后的决定前,首先要走访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遵照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办事。走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指导方针。这个方针,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不可背离。背离了这个原则和方针,我们的工作就会偏离方向,就会受挫折,请大家务必牢记在心。过几天,县委要召开会议,我还要去其他乡上调查了解当前的工作动态后,就要去县上参加会议,给县委汇报黑石峪区土地改革试点的工作情况。这段时间,你们仍要毫不松懈地抓紧工作,力求稳妥,力求做一件,成一件。要踏踏实实的走路,切不可粗心马虎,急躁浮浅的走过场,以免给以后的工作埋下问题。”
黄书记走后的第二天,成荣去青石峪等村实地了解查看土地丈量后的归类整理,以及村民成分的划分定案情况。根据现场查看和走访群众的反应来看,青石峪村在农会主席马德贵和驻村工作队员的精心组织下,农会的工作成果扎实有效,村民们对土地的归类和成分划分都很满意。在简单地吃过中午饭,又叮嘱工作队员和农会干部,在接下来的土地和财产收缴与分配过程中,注意工作方法,注意政策原则,注意照顾和维护少数民簇的利益,尤其要对村里比较平困的农户,在取得村民的谅解后,在实物分配方面给以最大的照顾倾斜。比如,像萨利赫和老糟这样的困难户,要给以足够的生活保障。同时,要确保给划定地主富农成分的人有生活来源和生活出路等等注意事项。随后,又去萨利赫和糟姓老汉的家里,靠实了他们的生活供给,询问他们在生活中还有什么要求,要随时向农会反映,以期得到解决。
就在他们准备动身去下一个村的时候,留守乡政府的通信员,满头大汗地跑到了青石峪,要成荣赶紧回乡政府,说有紧急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在回乡政府的路上,成荣才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原因。
原来,南山李家咀村的村民,因为不满意副乡长胡平在农会主席的选举,村民成分的划分和土地财产的收缴等方面偏听偏信,独断专行的做法,有几个人来乡政府要讨个说法。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成荣问:“那这些人现在在哪里呢?”
通信员说:“因为黄书记又不在乡上,我就只好跑到这里找你了。来的时候,这些人情绪很激动,他们说,如果乡政府不为他们做主,不纠正胡副乡长徇私情的做法,他们就要去县上讨说法。我把他们安排好,让他们休息,并保证说立即去找成乡长回来给他们答复,他们这才表示愿意等你回来。所以,我才敢出来找你。”
李家咀村之所以会发生问题,这是胡平在私心杂念的支配下所造成的。
原来,胡平当初在听到成荣分配他负责肖家河北部山区的工作时,首先想到了两个事情。
一个是肖家河北部大部分村庄都是纯回民或回汉杂居的村庄,处理回民的事情,是他最头痛的。就上次赵家原的回汉纠纷,当时黄书记派他去处理,他想当然地把两家当家的人叫到一起,各打五十大板美美地训斥了一顿。最后他给菜园子的主人说“吃了你几颗菜,你就打死了人家的猪,还要人家给你赔菜钱,还要人家给你道歉。是你的几颗菜值钱还是人家的猪值钱,这个账你自己算!你这是无理还不饶人啊!”
没想到,作为回族的这个菜园子主人,竟一下子跳了起来,怒不可遏地骂他是糊涂官断案,让他当时下不了台。那这次若把他又分到这个地方,让他如何开展工作呢?
第二个事情,是和他的自身息息相关的利益纠葛。他在李家咀苟合的那家女人,随着他在李家咀时间的长久,一些风言风语也时不时地灌进了他的耳朵。原来,这家年轻女人的丈夫是干绺子(土匪)行当的!至于当初是怎么死的,村里人不清楚。他曾试探地在那女人的面前提过多次,她都遮遮掩掩的没有说实话。
为此,他的内心也曾纠结过,到底要不要散伙?如果是当初开时他就知道这些传言,说啥他也不会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踏进这个泥坑里的。可是,现在说啥都迟了。一是他确实对这个女人产生了感情,好像已经离不开她。而更要命,但却使他欣喜若狂的是,那女人说她已经有了他的娃!
处于这个十字路口,又偏偏遇到了土地改革,那么,他就得为这家人的利益考虑了。首先,家里的那几十亩地,若按政策杠杠就很难捂住人的口舌,这让他熬煎了好一阵子。
恰在他整天苦思冥想的时候,成荣却让他负责北片的工作,这让他很焦虑。如果没有他的遮罩,没有他的庇护,让别人去那里按政策杠杠去整,就难以保证会不会整出个啥名头来。而他身为副乡长,有权不为自己所用,有权却保护不了自己即将出生的娃,让他的后代一出生就印上一个不光彩的身分,那他还提着脑袋革个什么命!革命,不就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吗?革命,不就是让他和他的后代从今以后能有一个有别与普通人的身份吗?
所以,当成荣安排他负责北片的工作时,他就急速地运转起了脑筋,思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达到他保护家人的目的,又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等到黄书记最后说完,他的对策已经想好,遂就不失时机地提了出来,毫无悬念地被黄书记恩准了。
成荣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乡政府,刚进门,李家咀的三个人迫不及待地挤了进来。他们一进门,就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成荣让通信员给他们每人倒了一杯水,让他们坐下,有什么事情一个一个慢慢地说,这才大致听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通过这几个人的叙述,成荣知道了胡平不仅在李家咀的农会成立过程中不顾民意,把一个平时不务正业,游手好赌的黑娃塞进了农会,而且怎么在李家咀还有一个什么家庭?又在评定村民成分的过程中徇私舞弊,把他家本应划为富农的成分,执意的划成了中农成分。他家留下的土地,全都是上好的一等地。对此,村民们的意见很大,觉得既然搞土地改革,就应该一碗水端平,对村民一视同仁。不能在会上说是民主的一套,而在会后做的又是独断的另一套。所以,他们受村民的委托,来向乡上问个究竟,如果是政府有规定,政府官员的家庭要给以照顾,搞特殊,不能与普通平民百姓等同对待的话,那么,自古民不与官斗,他们只好认了。如果政府没有这个规定,而政府官员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希望政府给村民一个答复。
成荣听完这几个人的情况反映后,简直是云里雾里,一时陷入了纷乱的境地。面对这个纷杂交织的情况,他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难以决断。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