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初冬》
作者:孙月龙
北京的初冬,宛如一幅色彩淡雅却韵味悠长的画卷,在岁月的笔触下缓缓展开。
当第一缕寒风穿过古老的胡同,掠过四合院的屋檐,北京便悄然走进了初冬的怀抱。阳光不再如夏日那般热烈,而是带着几分柔和与慵懒,洒在故宫那朱红色的宫墙上,给这座古老的宫殿增添了一抹神秘的光晕。
此时的颐和园,湖水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垂柳虽已褪去翠绿,但那金黄的柳枝依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远处的万寿山,层林尽染,枫叶如火,银杏似金,与那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初冬图景。
漫步在什刹海畔,昔日热闹的酒吧街在初冬的寒意中略显冷清,然而那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岸边的青砖灰瓦和远处的钟鼓楼,却别有一番宁静的韵味。偶尔有几只野鸭在水中嬉戏,打破了这份宁静,为初冬的什刹海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京西的灵岳寺,在初冬中更显庄严肃穆。寺庙周围的树木已落尽叶子,枝干在寒风中挺立,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地方。寺内的香火依然袅袅升起,梵音回荡在清冷的空气中,让人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密云水库的水面在初冬的低温下,升腾起薄薄的水雾。周围的山峦笼罩在朦胧之中,像是一幅水墨画。水库边的草木已枯黄,却依然坚韧地立在那里,见证着季节的更替。
初冬的北京,街头巷尾弥漫着糖炒栗子的香甜和烤红薯的热气。老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谈论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则在胡同里奔跑着,手中握着糖葫芦,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北京的初冬,没有了深秋的绚烂,但却多了一份宁静与深沉。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在初冬的洗礼下,愈发显得庄严肃穆,让人沉醉在它独特的魅力之中。
2024年11月3日诗心斋

孙月龙,笔名雪石,中共党员。北京市优秀文化志愿者,首都图书馆朗诵团队艺术指导,北京市百名优秀阅读推广人。中国萧军研究会第四届常务副秘书长兼朗诵艺术部部长;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校表演系客座教授;文旅部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第八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互联网中心主办“红色百年”演讲活动名誉顾问;中国文联出版社《呦呦鹿鸣》图书主编;曾任央视频主持人;北京电视台《芳华归来》名誉顾问;2024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艺术指导;多次担任省市政府等主办朗诵大赛评委;先后从教于国家统计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公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盲文图书馆、前门街道、斋堂镇等单位朗诵教学;雪石先生已荣获“人民网文化领域年度创作者““中国诗歌年度诗人”“朗诵艺术家”“优秀指导老师”“2023最美志愿者”等称号。朗诵作品、诗歌作品被人民日报、央视、学习强国、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刊发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