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沉沉,望长幕,丰收在记。红叶满,落霞如锦,织来秋势。雁去南飞寻故地,寒蝉凄切吟秋泪。对西风,愁绪渐消沉,情难寄。
思渺渺,心已碎。琴语远,星光碎。叹韶华易逝,死生悲喜。篱菊香飘黄满路,天涯芳草今犹翠。问苍茫,何日是归程,心随翅。
注:
*收,拼音:shōu 韵部:尤
収〈动〉收获;收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又如:收田(收割农田的作物)。
*渐,拼音:jiàn 韵部:俭,副词,逐渐
乱花渐欲迷人眼。——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渐闻水声。——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渐拍渐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思,拼音:sī 韵部:支、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这首《满江红·秋思》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深切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
上片:
1. 秋色沉沉,望长幕,丰收在记:开篇便描绘了一幅深沉的秋日景象,天空低垂,暮色苍茫,但在这萧瑟之中,词人却记得丰收的喜悦。这里,“秋色沉沉”与“丰收在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又体现了秋天的收获。
2. 红叶满,落霞如锦,织来秋势:进一步描绘秋日的景色,红叶满地,落霞似锦,这些绚丽的色彩共同织就了秋天的气势。这里的“织来秋势”不仅描绘了秋日的美丽,还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3. 雁去南飞寻故地,寒蝉凄切吟秋泪:通过雁南飞和寒蝉凄切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氛围。雁去南飞,象征着离别和远方的思念;寒蝉凄切,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4. 对西风,愁绪渐消沉,情难寄:面对萧瑟的西风,词人的愁绪逐渐消沉,但心中的情感却难以寄托。这里,“愁绪渐消沉”与“情难寄”相呼应,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下片:
1. 思渺渺,心已碎: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思念之情,思绪渺茫,内心已经破碎。这里的“心已碎”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痛苦和绝望。
2. 琴语远,星光碎:通过琴声远去和星光破碎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琴声远去,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和孤独的来临;星光破碎,则暗示了希望的破灭和未来的不确定。
3. 叹韶华易逝,死生悲喜: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韶华易逝,表达了词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惋惜;死生悲喜,则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
4. 篱菊香飘黄满路,天涯芳草今犹翠:篱笆边的菊花香气四溢,黄色的花瓣铺满了小路;天涯海角的芳草依然翠绿。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既表现了秋天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又隐含了词人对远方和未来的期许。
5. 问苍茫,何日是归程,心随翅:最后,词人向苍茫的天空发问,何时才是归程?他的心随着翅膀一起飞翔,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这里的“心随翅”既是对自由的向往,也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唤。
综上所述,这首《满江红·秋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深切思念。词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