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先锋 | 他在冶炼淬炼中完成蜕变
文/喀拉通克公司 张作强
完成蜕变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
陈克海
(1)小山后人
转炉依旧在慢慢翻转,火红的熔体缓缓流入钢包之中,砰、砰、砰……又一炉水淬高冰镍新鲜出炉了,扑面而来的热浪、蒸汽和清脆悦耳的轰隆声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位自治区劳动模范、喀拉通克公司火法冶炼高级技师、冶炼厂转炉班组长——陈克海。
实现了从农民工到高级技师的转变
从炉后工、不到一年成为炉长,从初入公司的劳务工、成长为现在的高级技师,在冶炼厂转炉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8年,陈克海用勤奋实干诠释着成功是奋斗出来的。
(2)叶贞
1992年,他只有18岁,通过招工录用,作为一名劳务工在冶炼转炉炉后工作。一年多后,因为他的踏实勤奋,成为了正式员工,又不到一年,他脱颖而出成为了转炉炉长。他虽然文化程度低,没有上高中,但是他勤奋好学,想方设法地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他向好几个师傅学习,只要觉得别人做的比他好的,他就学习对方的长处。他也抓住每一次丰富理论知识的机会,在培训时努力提高自己,他一直都忘不了在1994年、2007年、2012年这三次外出参加培训的经历,也正是这些培训让他受益匪浅,实现了自我超越。到现在他还在说:“特别感谢企业的培养,爱国爱家那是必须的,还有必须的就是爱岗爱业,你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冯爱华)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0年,新冶炼开炉投产,外单位某领导面对因氧化亚镍含量过高而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对他们炉长说,“以后你们再出这样的产品,我们就不要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里难受极了。于是,全体冶炼人通过废寝忘食的艰难摸索、上百次的实验探索,形成了“三加”“三量”“三补”“四还原”等方法,通过量化、细化焦粉加入量等措施,使高冰镍中的氧化亚镍含量降到了1.2%以下,最终达到了产品要求。并在后期的实践操作中,逐渐形成工艺技术,运用于转炉吹炼生产中,始终确保了高冰镍的产品质量。
此后,他又陆续提出石英溜槽改造、炉前警报器、风眼角度改造等合理化建议。而由他总结出来的冷料提前加入操作法、焦粉还原氧化镍法,尤其是出炉终点的准确判断方法中的风眼铜钎彩色看样法更是独创,不仅拿过奖,现在也一直是冶炼转炉中很重要的判断方法。
2010年,他开始带班组,好的班组,差的班组他都带过,只要他过去当班长了,最后肯定都是先进班组,金属量节节攀升,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问他怎么取得这些成绩的,他说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班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4)铃铛
他关心班组每一名员工,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用真心和真情赢得全体班组人员的拥护和爱戴。集体活动、聚会、婚丧嫁娶、割礼戴耳环等等,他一个没落地都参加了,只是为了融入这个集体大家庭。遇到员工家里有困难了,只要是他能做的,他都是竭尽所能地给予帮助,员工家里出现重大变故,他甚至会倡议全体人员给他们捐款,帮助共渡难关。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冶炼厂当时的“刺头班”甲班,员工能力参差不齐、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每月转炉产量低,厂领导安排他带这个班时,尽管知道会严重影响个人业绩和工资,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时甲班有一位员工爱喝酒都出了名,老婆也因为这事气得跑回娘家了,更是对工作造成了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他主动靠近,不厌其烦地开导对方,休息时就去对方家里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经常提醒对方不要喝酒,以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就是在这样的细小关怀和温暖的感召中,那名员工开始戒酒了,他又帮着做工作接回了对方的老婆。该员工到现在工作表现都不错,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5)秋实
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班组工作积极性慢慢调动起来了,爱岗敬业的氛围浓厚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产量不断突破。2013年5月,转炉产量突破历史记录,而他所带的班组也创了历史最高纪录;2017年更是连续三个月,单炉出高冰镍自然量再创新高。2018年,50吨转炉开始吊装,这么大的转炉他们以前没见过,更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为了不影响后面的生产,他就边干生产边跟着吊装,一点点地去了解设备情况,及时请教技术人员,2019年50吨转炉投产不到一个月就实现了达产达标,月产金属量最好成绩达到800多吨,甚至在年底劳动竞赛中,他们一个班曾实现了单炉产量60多吨的成绩。
6(燕侠)
他不仅自己成长进步,也带动了整个冶炼厂转炉班组的进步,甚至在为公司火法冶炼的整体提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认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就要精一行。正是因为他的踏实认真、勤奋努力,他收获了诸多荣誉,2015年先后被评为阿勒泰地区劳动模范和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10至2017连续八年享受喀拉通克公司矿长特殊津贴等。可是面对成绩和荣誉,他没有骄傲自满,而是以更加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记得有次在休息室吃饭的时候,不经意间他看到远处的循环水塔水蒸气冒出来得越来越少,他立刻想到是不是转炉水套缺水了,赶紧放下碗筷去查看,果不其然转炉水套快要没水了,一旦缺水就会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幸好发现得早,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7)老马识途
他也无私地向每位转炉员工传授技术,不管是冶炼厂的班组,还是外单位来学习锻炼的,他都毫无保留地尽力去教会每一个人。班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和水平也是稳步提升,现在都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有人开玩笑问他,“你就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他笑着说,“不会啊,把他们教会了,我自己干起来能省心一点、轻松一点,而且,他们越进步也越会催着我提高,我也害怕落后啊!”质朴而简单的话语,让人非常敬佩!就是凭着这种无私的情怀,他带出来20多个徒弟,既有汉族、也有哈萨克族,既有留在公司的、也有调到外单位的,都成为了火法冶炼的生产技术骨干,和他一样成为炉长的也有很多。如今冶炼厂转炉岗位上,除了两个人,全都是他的徒弟。而他每次去别的单位,总会有很多甚至是已走上领导岗位、他已不记得哪一年带过的徒弟,当面感谢他曾经的指点和帮助。
戈壁无言,水淬轰鸣。滚滚炉火中,28年来,在冶炼转炉的高温煅烧下,陈克海完成了一次次的淬火与蜕变,不仅成就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更是在铜镍冶炼转炉这个行业书写了他忠诚勤勉的人生。编辑制作✍️水墨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