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播诵:樊昕
音乐设计:卜祥伦 编辑:杨建松

马公名甚字谁,已无史料可寻,只知道他在家排列第二,人称马二公。
安徽宿州人马二公豪侠仗义,因看不惯元朝镇官欺男霸女,怒而杀之后逃到定远,寄居在郭子兴篱下。有了一次彻夜长谈,二人都觉相见恨晚遂成刎颈之交。然而天不假年,没等到小女秀英成人,马公夫妻就双双饮憾故去;临终前,马二公将秀英托给了子兴。郭子兴待秀英亲如己出。
长大后的秀英颇似其父,不仅深明大义,且仁慈知鉴,通史书,精女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德商、智商和情商都极高,朱元璋即帝位后,即册为皇后。
洪武二年,朱元璋追封马二公为徐王,并于太庙之东建祠享祭。
朱棣登基后也曾亲谒祠下,可见马公素为朱明王朝所重。

然就在朱棣初祭之前的明建文四年(1402年),宿州爆发了大战,附近城镇全遭战火荼毒,一马姓人家破死忘生,艰难地逃至梁子湖边。十几年后他自称马二公近支后裔,筹资立祠祀祖,此祠即“马公堂”。
据说第二代楚王朱孟烷还曾派长史司纪善专程到此奉香。有此一举,马公堂遂成南乡名地,誉响一时。

也正因为如此,清将阿济格攻占江夏后将马公堂付之一炬,马姓人家又一次夤夜远遁,马公堂也成了无人空村。直到清朝中期才有左姓人看中这片沃土。为了防忌,特养了几匹役马以合村名,所以乡人都知道马公堂有役马出租。

马公堂第二次走进县人视野,是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位名叫“左豪”的共产党英雄。
左豪(1903~1931),原名左裕荣,少时即勤奋自励,“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故见识超群,长成后曾教过两年私塾,业余常抚案自问:“国家多难,生灵涂炭,我等岂能隔岸观火,无动于衷?”为此,他将名字改为“左素文”,立志笃立杏坛,教育救国。

1925年保福祠地区农运风起,他发现教育救国理想绕路太远,于是投笔从“运”。由于他识文断墨,克己亲民,年底经葛开达和叶禹钟两人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翌年正月十六,中共保福祠特支成立时被推选为党支部组织委员,因为地下工作的需要,他化名“左豪”。
左豪除了负责党员发展工作外,他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武昌县最早的支部书记。1926年6月保福祠农民协会成立时,他被选为常务委员,23岁的他成了一名职业革命者。
英姿勃发的左豪常常率领农协会员和青年团员打土豪,斗劣绅,曾力擒团防局的反动“团总”韩相卿。
1927年下半年,他被党组织调往河南郑州,奉命从事铁路工人运动。
1929年秋,为了策应工农红军在鄂南的斗争,左豪再受党组织派遣回到保福祠,以“林林春药铺”店员的身份为掩护,为正在勃起的红军武装搜集信息、筹集物质与经费。
翌年深秋,共产党员叶金波领导两万赤卫队员攻下通山后建立了民主政权。1931年1月,鄂东南特委决定以叶金波的队伍为基础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
红三师转战鄂东南各县时,由于部队给养十分困难,中共湖北省委曾号召附近的地方组织积极支持叶金波。接到上级指示,左豪和陈英等趁黑夜潜入反动土豪蒋义大和韩金茂的住宅,迫使他们交出了私藏的8支步枪和两千多银元,并迅速送往鄂东南,有力地支援了红三师的斗争。在粉碎国民党第二次“围剿”胜利后,中华苏维埃曾向红三师颁发过绣有“坚强苦战”的四字锦旗,左豪也收到了红三师送来的感谢信。
1931年夏,左豪和陈英智擒了湖泗地区最大的反动土豪、屡次脱逃的吴传学,却因看守不慎又被他逃脱,还向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告密,结果酿成了左豪、陈英、徐杰等多人不幸被捕且牺牲的达天惨祸。
被捕后的左豪,受尽酷刑,但坚贞不屈。4月29日,正是莺飞草长的时候,左豪、陈英和徐杰等被敌人用铁丝穿过锁子骨押送到武昌汉阳门刑场,他们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在敌人罪恶的枪声里英勇就义。
左豪牺牲了,但他的大义永存,精神不死,马公堂也因他而成为红色地标。2023年,他与葛达、陈英等一起被博物馆塑为特支“三英”,永远屹立在天子山上,接受后人真诚的瞻仰与致敬!
2024.9.29

作者:彭敦运,武汉市江夏区人。华中师范学院毕业生。曾为武昌县第一中学教师、江夏区教科所科研员。

朗诵:樊昕,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考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湖北省礼仪学会理事、主持人礼仪专委会主任,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第七届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省第十一次文代会代表,湖北省新文艺群体带头人,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朗诵艺术史话》湖北篇联合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礼仪&文体礼仪副主编。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三年阅读已逾一亿七千多万。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扫描二维码
欢迎点此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