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这是一篇怪文,是因为它不会有一些人所认可的内容规范。 另外,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有人认为我不久前写批评当代新诗创作某些不良现象的文章,是因为我不懂新诗。
嗯,直接概括一下啊!——你如果想当现代诗人,那是不难的,我教你。不要急着批评我好为人师,请看到底。
一、现代诗有以下在新诗人口中,所谓的创新表达方式
1、语言形式创新
词汇运用:使用新造词、外来词、网络用语等,如“卡哇伊”、“凡尔赛”,“冒退”、“进让”等,或对传统词汇赋予新义,追求“时代感“和“新鲜感”。
句式结构:打破传统的整齐句式,长短句交错、跨行跨节等。写得好的有如臧克家的《有的人》,写得不好的那就只能是散文自由回车体了。.
语法规则:突破常规语法限制,如“被黄昏染红的寂寞,在角落里沉默”,通过词语的错搭,营造“独特”,给读者“新奇”的感觉。
2、意象构建创新
日常意象新加:给日常事物加入主观象征意义。如舒婷《致橡树》中,以橡树和木棉象征爱情的独立平等,自创普通事物本不具备的内涵。
科技意象使用:引入科技元素作为意象,如航天飞机、互联网等,以表现现代社会和“科技感”。
跨文化意象拼合:将不同文化中的意象进行拼合,如将西方的玫瑰与东方的红豆并置,以创造“独特氛围”和“张力”。
3、主题拓展
针对社会问题:对环境污染、社会不公、人性等问题,进行反思批判,引发读者情绪。如北岛的《回答》,属于早期朦胧诗,还不太自我,但后来的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表现个体内心:深挖个体孤独、焦虑、迷茫等情感体验,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属于早期还有传统价值观的影子,但后来越来越发展,那种个人内心就难以理解了
杂糅多元文化:将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元素糅入诗歌,表现文化碰撞等。有人把吉狄马加的诗歌列为这方面的代表,其实不然,他的诗歌价值与风格还是脱离不了传统新诗的内容规范。代表这方面的现代诗,还大有其人!
4、表现手法出新
意识流手法:借鉴意识流小说,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展现所谓复杂的“意识流动”。做得较好的一些诗作,打破一些传统,但做得不好更多,你想要懂都困难。
拼贴手法:将不同的文本片段、意象、声音等进行拼贴组合,形成一种碎片化的效果,如一些后现代主义诗歌,多数通过这种手法写成。
二、对现代诗创新表达手法的批判
主要问题:过于追求形式新奇,而忽视内容深度。部分现代诗过于注重形式的新奇,如过度使用碎片化、拼贴等手法,使诗歌结构松散、逻辑混乱,读者难以把握其核心思想,导致诗歌成为空洞的文字戏耍,缺乏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
具体的表现在于:
1、语言晦涩难懂
一些现代诗人为了追求独特性,刻意创造生僻词汇、扭曲语法结构,或使用过于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使诗歌语言晦涩难懂,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违背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应有的沟通和传达情感思想的功能,将读者拒之门外。
2、情感表达过于个人化
现代诗常以个体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为出发点,这虽能展现个性,但部分作品过于个人化,缺乏普世性的情感和价值,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使诗歌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受到局限。
3、对传统的过度反叛
有些现代诗在创新过程中完全摒弃了传统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元素,导致诗歌失去了音乐性和节奏感,而这些本是诗歌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此外,对传统意象和文化内涵的忽视,也使现代诗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根基.
4、滥用科技和网络元素
部分现代诗为了体现时代感,大量堆砌科技词汇和网络用语,若运用不当,会使诗歌显得生硬、肤浅,缺乏艺术美感和持久的生命力,成为简单的时代记录而非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作品。
还有其他,说来话长……
三、所谓现代诗创作技巧的列举
如:问答法、比喻法、拟人法、假设法等……
如果说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根据思想情感与形象表达需要,综合地利用这些修辞手法及其他技巧进行创作,那是需要的。但如果是为写诗而写诗,而利用这些技巧进行硬写,那就是无病呻吟,会造成思想情感空洞、形式僵化、技法千遍一律,不生动不感人,没有创作个性与价值的毛病。
1、下面就是笔者从修辞手法入手,随便写的几首还好懂也押韵的现代诗。这比较简单,谁都能写,如果作为中小学生的作业,老师一定会给你打高分,如果拿去发表,有时也是可以糊弄一下发稿编辑的(读完下面这些诗歌,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舒婷的成名作《致橡树》似曾相识的感觉):
《花与蝶的问答》(问答)
花儿问蝶儿:
你为何总是围绕我身旁?
蝶儿答花儿: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梦乡,
你的色彩是我追逐的光芒,
你的芬芳是我舞蹈的乐章。
花儿又问:
那风雨来时你在何方?
蝶儿轻语:
我在角落等风停雨葬,
待你重新绽放,
我再来分享你的香。
《路灯是夜的眼》(比喻)
路灯是夜的眼,
睁在城市的街边。
黄色的光晕,
像温暖的手绢,
轻拭着路人的疲倦。
路灯是夜的眼,
注视着车水马龙的表演。
那闪烁的瞬间,
如星辰遗落人间,
照亮了黑暗的蜿蜒。
《风的脚步》(拟人)
风,穿着透明的纱裙,
在天地间轻盈地奔跑。
她拂过花朵的脸庞,
花朵羞红了脸颊欢笑。
风,哼着自由的曲调,
穿过森林的怀抱。
树叶为她鼓掌舞蹈,
沙沙声是热情的喧嚣。
《如果我是飞鸟》(假设)
如果我是飞鸟,
我要拥抱蓝天的广袤。
在白云间穿梭筑巢,
俯瞰大地的奇妙。
如果我是飞鸟,
我会和太阳一起起早。
用翅膀丈量山河,
向着远方尽情呼啸。
2、下面,是给它们加入动静结合、暗示、象征等手法,把这几首诗搅弄一下的结果。尽管艺术似乎更“高级”了,已经不是中小学生水平,但仍然是缺乏思想情感个性价值的表达,万人可用(你们觉得北岛、顾城、海子们的诗是不是比这些要高一些?):
《花与蝶的问答》
在寂静的花园,
花儿静立如娴雅的少女。
轻启朱唇问蝶儿:
你为何总是围绕我身旁?
蝶儿扇动着斑斓的翅膀,
似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
答花儿: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梦乡,
你的色彩是我追逐的光芒,
你的芬芳是我舞蹈的乐章。
花儿微微颤抖,
露珠在花瓣上滚动。
又问:那风雨来时你在何方?
蝶儿轻舞着靠近一朵花蕊,
似在寻找庇护之所,
轻语:我在角落等风停雨葬,
待你重新绽放,
我再来分享你的香。
——这里,你可以这么赏识说: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蝶儿暗示着那些追求美好的灵魂,风雨则象征着生活中的磨难。而蝶儿与花儿的问答,动静之间,展现出对美好追求的坚定与执着。
《路灯是夜的眼》
路灯静穆地
伫立在夜的街头,
宛如忠诚的卫士,
它是夜的眼。
昏黄的灯光洒下,
像温暖的手绢,
轻拭着路人疲惫的身影,
那是一种宁静的抚慰。
偶尔,车辆呼啸而过,
灯光下的飞虫乱舞,
似在与灯光嬉戏。
——这里,你也许可以这么评论说:路灯在这动静交织中,暗示着希望与指引。它象征着黑暗中的光明,在漫长的黑夜里,一直睁着,为迷失的人照亮前行的路。黄色的光晕,像光明的触手,延伸向城市的每个角落,默默守护。
《风的脚步》
风,穿着透明的纱裙,
悄然降临这世界。
她是灵动的精灵,
所到之处,万物都有了生机。
她拂过花朵的脸庞,
花朵羞红了脸颊欢笑,
花朵的颤动与风的轻抚,
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画卷。
风,哼着自由的曲调,
那声音似有似无,
穿梭在森林的怀抱。
树叶沙沙作响,
为她鼓掌舞蹈,
那是热情的喧嚣。
——这里,你还可以这么欣赏说:风象征着自由的灵魂,暗示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她的脚步永不停歇,无论是静谧的山谷,还是喧嚣的城市上空,都留下她无形却深刻的踪迹。
《如果我是飞鸟》
如果我是飞鸟,
我会静立在枝头,
梳理我那被阳光镶边的羽毛,
像一位优雅的隐士,
享受着树叶缝隙间,
洒下的斑驳阳光。
但我更渴望拥抱蓝天的广袤,
在白云间穿梭筑巢,
俯瞰大地的奇妙。
当晨曦破晓,
我会振动双翅,
向着太阳飞翔,
那矫健的身姿划过天空,
似离弦之箭。
我和伙伴们在空中,
组成变幻的队列,
如同天空中流动的画卷。
——这里,你更可以这么推崇说:这里飞鸟象征着追求梦想、向往自由的人,假设的情景暗示着对自由和未知世界的渴望。向着远方尽情呼啸,我的身影在天地间,成为自由的象征。
3、一些不老实的所谓当代诗人,更是耍弄所谓写作技巧,弄出了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来招摇过市,欺世盗名,不但毫无价值,还深度破坏了如语言皇冠珍珠般的传统诗歌的艺术形象。
下面就是根据他们的伎俩,随便使用所谓意识流、拼贴、象征、多媒体融合手法,以及秉持反传统、个人化、内心独白的价值立场,仿写的几首所谓现代诗,虽不押韵,不好懂,但估计也会让某些诗歌小白们被吓愣,甚至被引入歧途(是不是写得更像现在著名的现代诗人们所作了?此处有秘诀,欲知如何写,请听下回分解):
《灵魂的碎影》
(意识流、拼贴、象征手法)
黑暗中,时钟的指针是生锈的蛇,
在表盘上啃噬时间的残渣。
我看到童年的木马在火焰里奔跑,
它的鬃毛是枯萎的玫瑰,刺向虚空。
城市的霓虹是破碎的梦之网,
捕捉着灵魂的碎片。
爱因斯坦的公式在下水道里流淌,
混合着梵高割下的耳朵,
那是艺术的血。
我是卡夫卡城堡外的信使,
带着无解的信件。
我的脚步是钢琴上错乱的音符,
奏响孤独的交响曲。
——这里,你当然可以神乎其神地说:诗里每一个意象都是象征,时间是腐朽的轮回,童年是燃烧的纯真,霓虹象征着虚幻的欲望,公式和艺术的碎片,拼贴出文明的混乱,信使象征着追寻却迷失的自我。但,谁懂呢?
《心渊之舞》
(意识流、象征、多媒体融合想象)
我的心是一座废弃的剧院,
舞台上,哈姆雷特和孙悟空在决斗。
灯光是幽蓝的鬼火,忽明忽暗,
台词是古老咒语和网络代码的交织。
屏幕上的雪花点是宇宙的尘埃,
飘落进我眼中的黑洞。
我听见贝多芬的《命运》,
被电子音扭曲,
如同命运被现代的巨手揉捻。
我是那在剧院废墟中跳舞的幽灵,
舞步踏出的是量子的轨迹。
周围的墙壁是记忆的胶片,
放映着出生时的啼哭,
和世界末日的预言。
——这里,你铁定可以故弄玄虚地说:剧院象征着内心世界,哈姆雷特和孙悟空象征着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幽蓝鬼火般的灯光暗示内心的迷茫。多媒体元素的融合,如屏幕雪花点、电子音扭曲音乐,展现出内心世界受到现代信息冲击的混乱,而跳舞的幽灵则是自我在这种混乱中挣扎的象征。但,谁又能懂呢?
《脑内风暴》
(意识流、拼贴、反传统)
大脑是一座疯人院,
柏拉图在和玛丽莲·梦露下棋,
棋子是古希腊的陶片,
和好莱坞的星标。
神经元的突触是彩色的电线,
传输着尼采的咆哮,
和Hello Kitty的微笑。
思想的风暴是五彩斑斓的漩涡,
把康德的理性和抖音的短视频搅拌。
我在这风暴中心,
是分裂的拼图,
一块是古老的羊皮卷,
一块是液晶显示屏。
我的语言是密码,是涂鸦,
是毕加索画作
和二进制代码的私生子。
——这里,你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此诗用拼贴手法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元素组合,如柏拉图与玛丽莲·梦露、尼采与 Hello Kitty 等,象征着思想的混杂与碰撞。大脑作为疯人院,代表着思维的无序和反传统的状态。而“我”作为分裂的拼图和独特语言的拥有者,体现出极度个人化的内心世界。然而,这你也能懂?
结论是:怎么样,这些诗作,如果你要评论,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它们有价值,有感染力,有思想营养,能明白读懂,好欣赏吗?没有。这里只有猎奇,只有晦涩,只有故弄玄虚,只有情感虚假。一切都是反艺术、反传统的立场而已!
读到这,你对今日之当代新诗,比之精粹优美的中国传统诗词如何,你还喜欢吗?你读完,是决定走捷径,也做个故弄玄虚、快出名的现代诗人,去诗坛上与他们比个高低?当然,我们不是排斥新诗创作,而是讨论它应该走什么路的问题。读完此篇你是否决定还是继续学习,努力吸收深厚知识,读万卷诗,阅万种人生,待到思想花开,才华迸发,有感而作,带着传承千年传统的诗歌才华,不管浪漫,还是婉约,不管豪放,还是含蓄,给我们馈赠余音绕梁、诗香千里的新旧体作品?即使不成,像我这样,做个在诗歌瑰丽宝库里徜徉观赏,在诗歌花园里愉悦赏花的人,不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