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宋何许人也?
黄石宋,如简介所言,他当过兵,扛过枪,在热血军营中淬炼意志、挥洒青春。复员后,成了运输工作者,见闻一路风霜,领略生活别样馈赠。最终回归田园,扛起锄头,变身田舍翁,在青山绿水间、在鸡鸣犬吠里,寻得生活真意。他的兄长,是我的深交好友,因此我对他的作品,与写作心路历程略知一二。此前,我品鉴过他与其兄长创作的《酒赋》,字里行间,豪情与雅趣交织,有对酒文化的深谙,更有生活感悟的流淌;也评过他怀念军旅往昔的散文诗,作品里满是青春记忆、战友情谊,笔触间深情长存。
此间,他又有五首作品被其兄长辑录在一起发布,其中有词、赋、古风诗,此番辑录展现了其兄长珍视兄弟才情的用心。因此,也且让我对他的创作做点评析。虽说黄石宋并非声名远扬的作家,只是默默扎根民间的创作者。可我们这些人,不都怀揣着为人民发声、为平凡生活添彩的热望吗?评析他的作品,是一份责任,亦是为维护与传扬民间创作力量尽力。
请欣赏黄石宋作品:
《鹧鸪天·田舍翁》——田园逸志的浅吟低唱。
这是一首词。作品开篇,“朝辞草庐去匆匆,负犁荷锄入田垅”两句,便生动勾勒出一位田舍翁清晨匆忙离开简陋居所,携带农具奔赴田间劳作的日常情景,仿若一幅乡村生活的速写,质朴且真实。后续“远离尘嚣喧哗地,置身世外桃源中”句子,描绘出了田间与尘世的迥异,凸显田园远离纷扰的宁静。“日耕夜作风为伴,甘作田园一舍翁”,表露了其如今安田园、乐乡土的意趣。思想感情上发出了田园让其免于飘蓬的感慨!
此词从写作手法上,依循时间与心境脉络行文,从晨起赴田至日夜相伴田园,逐步铺陈情感,层次清晰。先实写劳作之景,后抒情明志,水到渠成。修辞巧用对比,将“尘嚣喧哗地”与“世外桃源”对照,鲜明突出田园安宁,强化情感倾向;“风为伴”赋予风以伙伴之意,用拟人手法添灵动之感,让田园生活更具生机与温情。全词语言通俗直白,意境悠然宁静,恰似悠悠牧歌,似有陶渊明之心态。
《农家铭(仿陋室铭)》——乡村生活的礼赞与哲思。
仿《陋室铭》是一篇小赋。起笔“屋不必豪,能住则行。食何必多,能饱则成”,从居住与饮食切入,点明乡村生活不重奢华、务实求是的基调。“简居陋巷,景色尚新。朝吸清爽气,夜闻鸟虫声”描绘周遭环境,展现乡村清新自然之美与生活日常点滴。“无闹市之喧哗,有天伦之乐盈”对比城乡生活核心差异。思想感情饱含对乡村质朴生活的珍视、对家庭亲情的眷恋,在平凡日常里挖掘生活真味与价值。
此赋借鉴经典架构,围绕乡村生活多维度有序铺陈,从物质条件到生活环境、家庭氛围递深,入细严谨。修辞中同样运用对比,闹市与乡村对照,凸显乡村宁静、亲情浓郁。在此,排比句式虽不规整,但有其神,强化了语势,彰显乡村生活各层面特色。体现了规整与灵动结合,既有仿作范式的结构严谨,又在语言表达上灵动自然,融入乡土俗语,富有生活智慧,彰显了乡村生活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山村明月夜》——乡土温情的月夜绘卷。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此作开篇“星朗风清碧蓝天,山青草绿树栖蝉”,绘就一幅清朗月夜山村静态图,繁星、清风、蓝天、青山、绿草与栖蝉等意象,声色交融,勾勒自然之美。“故乡更胜天上苑,家家儿孙绕膝团”从景入情,将故乡与仙境比,突出故乡美好,再落于家庭团圆场景,洋溢温情。思想感情是对故乡深沉爱恋、对乡村家庭温暖的沉醉,饱含浓浓的乡土情怀与眷恋。
此诗写法上,先景后情、由远及近,从宏观月夜景致聚焦到微观家庭画面,过渡自然。修辞中,“故乡更胜天上苑”是夸张与对比融合,大胆想象、抬高故乡,震撼传递情感;拟人于“树栖蝉”稍作点缀,添自然生机。意境唯美,且情感醇厚,文字勾勒画面清新如洗,在动静、虚实间调配,融入真挚情感,宛如工笔画,镌刻乡村月夜诗意与温情。
《田园乐》——田间一日诗意的编年。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比较有意思,用诗歌语言,写尽了一日田间内容。他从“牵牛踏朝露,荷锄踩晨霜”起始,依循一日农事轨迹,详述田园朝至暮场景,伴随作物生长、劳作状态、自然景象变化,如“喜看苗青翠,乐见花芬芳”展现农事期待与欣喜,“收工送落霞,归家迎黄昏”收尾体现劳作与生活节奏。思想感情流淌对田园生活热爱,对劳动成果珍视、对乡村生活安稳充实的满意。
他的写法紧扣时间线,似纪录片分镜,完整复刻田园一日,有始有终、条理分明。对仗手法出彩,“牵牛踏朝露,荷锄踩晨霜”,“喜看苗青翠,乐见花芬芳”“低头望绿草,抬头见白云”等,两两相对,工整精巧,在形式上添韵律美,内容上强化对应事物特点,凸显农事质朴、田园美好。艺术特点上,节奏明快,画面感强,语言质朴平实中,蕴含诗意。读者仿若跟随农人脚步体验田园,满是泥土芬芳、生活热忱,彰显民间田园诗独特韵味。
《乡间别景》——尘世闲情的乡村写意。
这也是一首五言古诗。开篇“人间有仙景,世外别有情。且看村中人,仙家亦称羡”总起,赞誉乡村如仙境、富有人情味,奠定超凡脱俗基调。“深秋珠露冷,初冬月光寒。夕阳余晖璨,晨曦霭雾重”,细腻捕捉四季、昼夜乡村景致;“出门步匆匆,归家乐融融。睡前一杯淡,觉后半盏浓”,聚焦日常细节,展现自己如今乡村生活怡然的节奏与自得的状态。思想感情看似超脱尘世纷扰、享受乡村闲适惬意,和饱含对乡村生活的热爱眷恋,但末两句“淡薄喧哗地,尘世一闲翁,却是一种感慨,有意犹未尽之感。
此诗写法宏观勾勒与微观雕琢结合,先整体夸赞乡村,再分述景致、日常,层次丰富。修辞上开篇夸张立势,吸引目光;对景致描写巧用形容词绘冷暖色调、光影变化,生动细腻。风格上写意洒脱,意境开阔且具生活烟火气,用简洁语句穿梭乡村时空,展现别样乡村生活美学,追求情感的自由与不受束缚。
读完这五首诗词赋,黄石宋的创作艺术风格,就犹如一幅民间生活织锦,有着独树一帜的特质。语言上,质朴平实是贯穿始终的底色,宛如乡村邻里家常话语,毫无雕琢痕迹,却精准传递了乡村生活本真的诗味,将民间气息与烟火日常凝练于字里行间,营造和展现了黄石宋自己心里的乡村世界。
黄石宋这几首作品,题材都聚焦乡土,深挖乡村生活的细节与美好,为民间乡土立传,表述自己的情感现状。他的创作贴近生活底色,尽显质朴写实之风,满是烟火气息。在写作特点上,他很善于借景抒情,营造意境内涵。铺陈景物,借景烘托,情景交融。在修辞手法上,他比喻渲染,拟人添彩,夸张大胆,对仗工整,善于化典。在创作结构与格式层面上,他既能继承经典,又能大胆创新。像《农家铭》仿《陋室铭》格式,句式对应了经典古韵,又融入农家质朴日常内容用语。他对词牌的格律、古诗的起承转合、辞赋铺陈韵致,都有化用,但又不拘泥范式,会依自己的内容节奏、情感抒发需求灵活编排。
总体而言,黄石宋扎根乡土,作品风格质朴清新、真挚热忱。借修辞绘百态,凭写实书日常,承古韵赋新意,直抒胸臆寄深情,深挖平凡田园诗意,彰显超脱自在、热爱生活的独特思想感情与写作艺术风貌。
附:
黄石宋诗词赋五首
作者介绍:黄石宋,郁南人,自号"域外散人":"边角料"。当兵复员从事运输工作,退休后躬耕陇亩。茶余饭后,吟诗作赋数十万言!
鹧鸪天.田舍翁
朝辞草庐去匆匆,负犁荷锄入田垅。远离尘嚣喧哗地,置身世外桃园中。
无扰攘,免飘蓬,虫鸣鸟唱入我梦。日耕夜作风为伴,甘作田园一舍翁!
注:公梗口、第一坑系同一地名。
山村明月夜
星朗风清碧蓝天,
山青草绿树栖蝉。
故乡更胜天上苑,
家家儿孙绕膝团。
野花烂漫迎人笑,
稻香飘入农家门。
美景盈眸无好句,
只愿人间月同圆!
田园乐
牵牛踏朝露,
荷锄踩晨霜。
呼吸新空气,
犹闻土芳香。
喜看苗青翠,
乐见花芬芳。
低头望绿草,
抬头见白云。
放眼青苗远,
转眼红日近。
收工送落霞,
归家迎黄昏。
袅袅炊烟起,
焰焰亮孤灯。
老少围桌前,
全家享天伦。
乡间别景
人间有仙景,
世外别有情。
且看村中人,
仙家亦称羡。
深秋珠露冷,
初冬月光寒。
夕阳余晖璨,
晨曦霭雾重。
出门步匆匆,
归家乐融融。
睡前一杯淡,
觉后半盏浓。
淡薄喧哗地,
尘世一闲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