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帽山上秋韵浓
文/惠武
随着中秋节的到来,陇东高原的秋天便悄悄降临,给这里的山原峁梁涂染上浓厚的金秋色彩。秋天莅临,层林尽染,唐帽山便更换了妆容,由此前一身翠绿,在一夜之间换成了五颜六色,异彩缤纷的迷人色彩,使这个万山丛中的谧境幽地,益发绚丽夺目,令人神往。
大自然的法力就是这么神奇。它会随着季节的变换,以不同的色彩情调,来装扮大千世界的风物地貌。
唐帽山,地处崇信县西南新窑镇境内。这里层峦起伏,群山竞秀;古木参天,草茂林密;山溪淙淙,松涛阵阵。鹿豹獐麝游走林海;锦鸡画眉高歌枝头。它是崇信县最大最完整的原始林区,也是崇信县唯一的省级森林公园。
唐帽山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它美丽的传说。
唐帽山区因为林草茂盛,它最初的名字叫做“唐毛山”。而据崇信县志记载,这里曾经是唐王李世民用兵的古战场,据说由于当时的唐帽山峰岭纵横,山高林密,地形险要,山贼与土匪常盘踞于此,拦路抢劫,杀人越货。为了震慑这些贼寇,先锋官程咬金将自己的帽子挂在这里,贼寇见帽以为大军安营山上,遂不敢再来抢劫,故尔得名“唐帽山”。至今,山上尚有“唐帽威震林谷”为匾的唐将程咬金庙一处,以说明唐帽山之奇峻与传说的由来。
位于新窑林场修建的防火瞭望塔北边水泉岭上的水泉,就是一处神奇的所在与传说。因为,唐帽山林区所有的山涧泉水都在山底峡谷,唯独这眼泉水是从水泉岭的峰巅上流出来的。据说,当年李世民被困这里饥渴难耐,这时,他的胯下坐骑一声嘶鸣,奋起前蹄用力一刨,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一汪清冽的泉水顺着马蹄刨出来的坑口喷涌而出。这便是水泉岭的神奇传说。当然,还有上马石等等传说。
唐帽山的奇峻不仅在于传说之神与错落环绕的重峰叠嶂之奇,而更在于莽莽林海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景色幻化之美。如果说冬、春、夏三季的林木形态与色调是以褐色的本真和万花怒放的张扬与葱茏苍翠的碧绿为主色的话,那么,秋季唐帽山的林木色彩,才算得上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俊秀与庄重。
当你驱车或者是步行至林区,去观赏金秋时节唐帽山那令人目不暇接的景色,才会有真确的亲身感受。
攀登唐帽山,有北南两条通道可以直达山顶。北路从县城出发经铜城过汭河即可进山;南边从新窑镇西边的后河沟直驱到达。后河沟是这里通向唐帽山景区的唯一通道,硬化平整的混泥土公路直通山顶。公路两旁林木掩映,遮天罩地。千奇百媚,五颜六色的迷人盛景,早已映入眼帘。但这才是进入景区的开场白。若要居高临下地放眼纵观唐帽山林海盛景的全貌,还要继续沿山路攀援而上,直达峰顶防火瞭望塔那里,才算真正登上了唐帽山。
登上唐帽山顶,举目眺望,顿觉心旷神怡,天高地远;群山逶迤,峻岭嵯峨;白云袅袅,触手可及;舒爽的秋风,轻抚着面颊;优美的鸟鸣,萦回在耳畔。远望,缕缕云雾浮游在山腰峰谷,宛若一团团洁白的飘絮覆盖在莽莽苍苍的林海之上,使那些随着秋季的到来而变换颜色的林木彩叶忽隐忽现,宛若幻景;近看,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灌木叶子,在秋阳柔和的光照下,熠熠生辉,令人眼花缭乱。目光所及,异彩纷呈,仿佛使人置身于五光十色、秋波荡漾的画舫之上,逐波追浪,随风漂流。
极目细观,那些红白相间,红黄交错,绿中透红,黛中缀黄的山景图像,其实就是一片片树叶构成的:深红或者浅红色的杏树和杜梨树与山桃树叶,像火团一样热烈娇艳;橙黄或者浅黄泛白的青㭎树和杨柳树与白桦叶,则像金黄色的晚霞,光焰四射,跃动山谷;而那些深黛墨绿、一年四季翠绿不衰的松柏叶子一如既往地彰显着生命的活力,为即将到来的万物萧索,点缀上醒目的绿色图案。
与随风摆动,色彩斑斓的树叶色调不同,那些沐浴着湿润的朝露在温柔的阳光照射下,静静地挂在林间树梢上的一簇簇,一串串像玛瑙一样红色的山定果与玫瑰果,如黑珍珠一样浑圆的野葡萄以及紫铜色的杜梨果和猩红色的面梨果等等,陪衬在绽放异彩的树叶旁,显得更加艳丽,更加迷人。
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与一年四季的节气调色,相辅相成,把本来平淡无奇、即将谢场的一片片树叶,精心打扮,刻意描绘,就是想在冬令到来之前,给大千世界精心奉献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融入山景其间,亲眼感受山风抚动着婆娑的树叶左右摇晃,沙沙作响;如果不是亲手触及这些形态各异、景色幻化的天地优物,或许还真以为是在展览馆欣赏一幅大师的风景画作呢!
伫立在古色古香的仿古六角形的瞭望塔上,一览无余地欣赏唐帽山景区旷达奔涌的秋景秋韵,吸吮着这块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沐浴着秋天的太阳洒落的温柔暖意,使人意畅神驰,心境腾升,大有飘飘然,兴兴然的忘我之感。
秋季,来唐帽山赏景,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放飞;是一次情操的陶冶与升华;是一次情绪的慰籍与修补;更是一次视觉的盛宴享受。唐帽山的秋景美不胜收,到唐帽山赏秋是人生的难得际遇,是人与自然的不期之约。试问,还有比如此的美景更有甚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