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人按〕与史志专家刘洪亮先生交谈,他提到当年姜黎川部驻扎六汪野潴村。我对姜黎川其人并无研究,且不知姜在史学界是如何定性的。只是针对姜部驻扎野潴的问题与知情人进行了一番谈话,整理如下,供相关研究者参考。因被采访者已90多岁高龄,况且当时仅为10余岁少年,他谈的情况不能保证完全无误。不喜勿喷!欢迎提出不同看法。
〔采访时间〕2024年12月28日下午
〔采访地点〕青岛西海岸新区台东路老人家中
〔人物简介〕宋成君,男,生于1933年阴历5月10日,现年91岁,六汪镇野潴村人,陆陆续续上过四年私塾,识字。一生在野潴村务农,晚年住城里与其子生活在一起。看起来,身体健康,说话条理清楚,记忆力强于大多数同龄老人。

宋成君
我(采访人,下同):您老知道姜黎川吗?他的部队驻扎过野潴村吗?
宋(宋成君,下同):知道,有的群众叫他老姜。他的部队驻扎过野潴村。
我:他们是什么时候到的野潴村?
宋:我记得是1942年,当时我10岁了。有一天晚上,老姜的部队开进了野潴村,村里的狗都叫了起来。进村后,他们就住进了老百姓的家里,凡是有空闲屋的户都住进了姜部的人。每户大概3至5人。我的家里来了5个人,官职最大的一个,是军需长。我们村是一个大村,当年就将近400户人家了。全村住进去的人,有二、三百人吧。
我:姜的部队只住在野潴吗?
宋:不是,附近的夏家庄、大庙口村、小庙口村都住上了。只有店子没住。为什么店子没住呢?店子村有一个丁姓“兵痞”,他把守着这个村,占山为王,其他的人进不去。听说,老姜的全部人马大概有一个团。

宋成君在家中庭院
我:您见过姜黎川吗?
宋:见过。姜黎川住在宋可妥家中。宋是俺村的富农,他家中有五间闲屋,有条件。宋可妥的住宅,在村中间的位置,在村一条南北沟的西面。姜有时与队伍从街上走,我见过的。我的印象中,老姜个子不高大,但不矮,一表人才,看不出坏人的模样。
我:这些人在村里干什么?
宋:他们在村里的时候,平时就是训练,经常跑步。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住几天就走了,不知道去哪里了,又隔几天,就又回来了。在村里的几年时间里,没去打过仗。
我:他们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呢?
宋:他们驻扎了三年吧。1944年春天,八路军来了,把他们赶跑了。听说赶到胶州去了。八路军也住过老百姓家,但他们和姜部有些不太一样。八路军的战士自觉地不住群众的正房,还经常帮助群众干活,例如打扫院子的卫生什么的。听说来的是八路军的第13团。
我:当年群众对姜部是什么评价?
宋:这些人没有祸害老百姓,群众没有什么坏的说法。

本文作者采访宋成君
(作者日月星辰,即采访人,男,退休干部。曾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