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庵村
〔采访人按〕铁橛悬泉,古胶州八景之一,乾隆版《胶州志·八景·铁橛悬泉》载:“下积为流,溽暑不溢,大旱不涸,玩之如明珠时倾,又似闻流水一曲”。它位于铁橛山的半山坡,有千年树龄之银杏树与之相伴。下庵,一个仅有5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就坐落在铁橛山的山脚下,村中的古老建筑阁子殿,风雨中数百年,见证了小山村的波澜起伏,又似在深情地述说着一个又一个民间传说。2022年7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布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铁橛悬泉传说”是“民间文学”类唯一的一个项目。2025年1月9日,我来到下庵村,见到了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代桂国。听说我要访问这些民间传说的传承人,他自豪地说:“太多了,我们村人人都是传承人!”于是,他领着我,拜访了村中老人贾永坤。
〔人物简介〕贾永坤,男,生于 1941年10月,现年84岁。从小在下庵村长大,务农。担任过生产队长。

贾永坤
我(采访人,下同):您好!下庵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民间传说?
贾(贾永坤,下同):俺村不大,但文化底蕴很深。村里过去有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包括祖师殿、阁子殿、牛王爷殿、老母殿等,附近的许多群众都来上香朝拜。这些殿,多数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拆除了,现在只剩下阁子殿了。此外,山上有铁橛悬泉,这可是从古至今的名胜,一些神秘又美好的传说,也是从这里诞生的。

古建筑阁子殿
我:与铁橛悬泉有关的,村里流传着哪些传说?
贾:传说太多了。可以说,这是一个传说群,由若干个传说组成。不仅在我们下庵村,在附近其它村子都有流传,甚至传播到了诸城、五莲等地。
我:讲几个我们听听吧?
贾:好,先讲一下铁橛悬泉和银杏古树来历的传说吧。相传,很久以前,有泉生和杏儿两个年轻人,泉生擅长弹奏古琴,曲调悠扬,杏儿则诵读经典,知书达理,两人常在铁橛悬泉边玩耍追逐,互生爱慕。然而,杏儿的父亲刘员外财迷心窍,想把她许配给混混牛七。有一次,泉生和杏儿在悬泉边互诉衷肠时被泉生爹和护院阻挠。牛七趁机上前羞辱并殴打他们,飞起一脚将泉生踢下深渊,杏儿见状也纵身跳下,香消玉殒。此时,天空阴云密布,炸雷响起,牛七被护洞灵蛇吞掉。自来佛因未能及时救泉生和杏儿而懊悔,悲痛而流泪满面,这感天动地的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滴水洞仙,从此洞顶无论何时都滴水不断,形成了铁橛悬泉,以纪念这对苦命鸳鸯。人们都说,悦耳的铁橛悬泉和生长茂盛的古银杏树,就是泉生和杏儿的生命不息的化身。

铁橛悬泉与古银杏树
我:我过去听过一些铁橛悬泉的传说,但关于铁橛悬泉和银杏树的来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贾:继续给你讲,讲“七个长工一夜吃一头驴”吧。很久以前,山里住着道士。道士雇了一些长工在山坡上干活。有一天,道士的一头驴死了,他对长工说:“你们拾掇一下,煮着吃了吧。”
于是,这些长工就一阵忙活,把驴煮了。吃过之后,忽觉口渴难耐,就立即去向道士要茶,想冲壶茶水解解渴。道士死了驴,正不开心呢,便不耐烦地说:“哪里有茶?没有!”长工们悻悻而去。
长工刚离开,道士突然想起,有一包茶叶还放在屋内的后窗台上,也许外包已沾尘了吧。当年,在道士的住处附近,有几棵大茶树,每年一到炒茶的时候,就有个从南方过来的高人在这里炒茶。后来,炒茶人年纪大了,这年炒茶以后,就不想再来了,他就把一包炒好的茶叶留给这名道士,让道士品尝一下这茶的独有香气。
想到这里,道士急忙进屋拿出这包茶,让人给长工送了过去。长工喜出望外,赶紧点火、烧水,泡茶。可没想到,喝了茶之后,虽然不怎么渴了,但饥饿感却上来了。只好又吃起驴肉,吃了驴肉,又口渴,就再喝茶,喝了茶,又感觉饥饿。就这样,吃喝不断,一晚上的功夫,七个长工把一头驴吃完了。
我:这个传说我听明白了,但它说了个什么意思呢?
贾:哈哈,是说山上的茶和水太好了,它有着神奇的功效。据说,把驴肉放到茶水里,驴肉能化掉呢。

铁橛山景观
我:原来如此。您再讲一个吧。
贾:再说“悬泉通海”的传说吧。相传,铁橛山上有个牧羊人,领着狗给道士放羊。有一天,一只兔子从草丛中跑出来。狗发现后,猛地跳跃着冲出去,撵这只兔子,跑出了老远,还是没有撵上,但见兔子钻进悬泉附近的一个山洞里,狗也跟着撵进去。兔子不见了,狗也没有了踪影。
第二年,道士到南海去挑鱼,来到海边休闲,突然发现一条狗,从狗身上的标识,他认出这正是去年钻进洞里丢失的那条狗。他这才恍然意识到,铁橛悬泉与南海是通着的!
代(代桂国,下同):传说的山洞,并不是子虚乌有。这个山洞,就在铁橛悬泉下面的山坡上,后来,让人用白石灰堵上了。
我:还有什么?我可是听入迷了呢。
贾:还有自来佛的传说,寄托了人们祁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说的是,有个牧羊人在山上放羊,正坐在一块大岩石上休息,正闭目养神之际,只见一尊大佛从雾气笼罩的山林中慢慢飘了过来。牧羊人不知所措,立即把这奇异景象告诉了庙里的道士,道士也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于是连夜筹备物料,建了一座自来佛庙,把大佛供起来。附近的人们纷纷前去烧香磕头,拜佛许愿。从此,铁橛山一带风调雨顺,物产丰饶,百姓幸福安康。
代:听老人说,早年的自来佛庙,就在大银杏树的北面,隔着不远。拆除的时间,比拆村里的大殿要早些。
贾:最后,再跟你说个神农氏与茶童的传说。传说当年神农氏南茶北引,在铁橛山试种成功,并安排自己最得意的茶童来教这里的人们栽茶、采茶、炒茶。铁橛悬泉如琴的泉声让后来云游到此的陆羽流连忘返,他把游山品茶的心得写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著《茶经》。

悬泉茶
(作者日月星辰,即采访人,男,退休干部。曾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