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同学
--遇见你们是最美的缘
马芸/甘肃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50年一晃而过。当年的稚嫩少年,已是皓首华发。回忆当初的风华正茂,恰逢同学少年的岁月,一幕幕激情燃烧,无不洋溢着浓浓的同学情。
同学情犹如一瓶陈年老酒,让人沉醉,同学情,至纯至真,让人温馨。想当初天真烂漫的我们,没有名利的杂质和物欲的浊流,虽然一起短短的三、五年,但这种同窗情却弥足珍贵,成了这辈子最珍贵的印记、最幸福的回忆。
上学时代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时代。从小家庭的不幸,形单影只。冬愁风酸,夏愁日赤,南山云连北山雨,一样人间两样土……不是缺吃就是少穿,家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弱小无助的我常常用“哭鼻子”解决问题。别人的童年五彩缤纷,少年快乐烂漫,我却没有,我有的就是同学们的陪伴。那时候,有你们不孤单。一起背诵课文、做作业那种快乐以至于多年后梦中时时出现。
也许那时候,我们还都年幼,你们父母双全,家庭幸福,并不懂得我们一起的那种别样的快乐,但对于我来说,真的给了我不一样的时光。有你们的陪伴、老师的鼓励,我才是那样的爱学习。你们总以为我学习好,天生有天赋,其实也离不开你们对我的帮助。怎会忘记小学时,杜鹃一次次看到姐姐给我做的玉米馍,她把自己的白面馒头和苹果放进我的桌兜……这辈子,杜鹃家的苹果是我吃过最甜的苹果。怎会忘记刘会霞一次次带我去她家,她的奶奶、母亲、姐姐给我做鞋、买发卡…更不会忘记初中刘小丽每次买作业本都会给我一本……还有刘慧霞、白雪艳、刘彩霞、张海燕……尤其是初三毕业课程紧、作业多,大家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我却丢了几何习题册,两个平时很少说话的人吴龙把他的习题册让给了我,他却因无法交作业,被马占学老师讲台批评罚站,他一声不吭……那时候我真的很难受。
晚自习后,用歉疚和悔恨的手要把习题册还给吴龙的时候,平时大大咧咧的他却认真地说:“马芸,你拿去做吧,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你抄的话要占用时间。你学习好,好好做去,我这学习,再做已经来不及了……”是啊,是我学习好,可以后他成了全国有名的晋源煤矿正式工人,坐了办公室,老婆本科生……我这辈子活成了一个笑话,辜负了同学们对我的期望……但是你们在我学习的背后这种特殊力量始终支撑着我,对我的关爱和帮助让我终生难忘。
同学间的友谊,不需要用任何世俗的手段去维系。当我们分别二十多年后重逢时仍然如当年一般。在我们有事的时候。大家还是会第一时间出现。2017年老公出事住进ICU的时候,面对奄奄一息的病人和每天的高额费用,我真的崩溃了。这时候消息像长了翅膀,常联系的、多年失去联系的同学从不同的城市打电话、发微信,纷纷鼓励我,帮我捐款。有的同学没有微信、不会用红包,打电话再三叮嘱我加他们孩子的微信,给我发红包,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同学间的感情确实与众不同。很多同事可能相处了一辈子,但离开后形同路人,谁也不会想起谁,而同学在你面对厄运会和你一起承担。
同学情,不是父母、兄弟姐妹的这种情能堪比的。这种情会让人在死亡面前面带微笑,也会让人忘记疾病的疼痛。一次次遭受命运的捉弄,同学们从来没有嘲笑过我。他们总是尽力拉着我一起奔跑,不想让当初坐在同一教室听课、同一操场跑步的我在任何时候掉队。自古福不双降,祸不单行。老公去世四十天后,我又查出恶性肿瘤,当转到大医院需要很快手术,需要最初医院第一次活检的时候,真的几百里外,离第二天手术十几个小时……只能求离医院最近的人帮顺车带。本不该再一次打扰同学,可时间紧迫,我还是第一时间拨通了西峰卖宇通客车的同学刘新宏的电话。多年没联系了,可那个身价千万的刘总还是当年那个豪爽热情的人,他本来在离医院百里外谈生意,却二话没说开车去了医院,找人压钱,几个小时后活检送到了我手里。不难想到他一次次超速,一次次冒着被交警罚款的危险。
再三叮嘱他不要告诉别的同学,他还是在微信群里告诉了班级同学。同学群中祷告我手术顺利的暖心信息一条接一条,红包更是像雨滴漫天飞。那一刻,我是幸福的,感觉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离开爱我的同学。我带着温暖的心进了手术室,和死神展开了一场搏斗。
手术清醒后的第二天,刘万平同学带着全班同学的祝福来看望我。我忘记了麻药过后那种揪心的痛,听着刘万平同学诉说着这几天来同学们对我脱离危险的焦急等待,我感受到了同学们一颗颗滚烫的心。刘万平同学把我的精神状况通过群发给了同学们,他们又一次群里发红包鼓励我。同学们一次次帮我,已经不好意思再收他们的红包了,可刘万平还是抢走了手机,毫不客气的点开了一个个红包……姐姐和女儿静静地看着我和同学一起聊天,她们没有打扰,姐姐说这是她看到我这么多天脸上少有的笑容,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笑……
不管岁月沧桑巨变,同学的友谊之花却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中。我第一次到天津,在那里打工毕业后二十多年没见面的刘彩霞同学赶紧第一时间来看我,带我玩了天津的多处风景区。北京的张海燕同学一次次打电话邀我过来玩,本不想给她添麻烦,可她早早等在地铁站…这种真挚的友情怎能忍心辜负。她带着我游了首都北京,玩了故宫、天坛、十三桥、运动新村……虽然没有看到升国旗,却看到了降国旗,并且在天安门、鸟巢、北京饭店等地方拍了照,也吃了北京杂酱面。张海燕说那是北京人最爱吃的,也是很有牌子的,来北京就一定要尝一尝。我们玩了几天,她不让我花一分钱,想着她在北京买房子、供孩子上学,打工挣钱也不容易,可她却总说难得我们能在一起,玩好就是最好的。是啊,同窗的时间不论是长是短,却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是最珍贵的。当我到青海侄子家时,吕正军同学知道后,第一时间打电话让我等他,他在从老家回来的路上,他不顾几千里开车的疲劳,当几十年后我们聚在青海酒店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洗礼,但谈起的最多的还是上学时的故事。
今天,当我六年后又一次癌细胞扩散住在陕西肿瘤医院时,百感交集,用杂乱无章的文字写下这篇文章,记录我们一起的美好时光。其实故事很多,还有张绪丽、苟丽萍、曹艳艳等同学的故事还未来得及提起,只是我已经头痛难忍,马上护士也要查房……时间可以更改我们的容颜,却无法改变我们同学间的纯真友谊,无论岁月如何变,我们纯真的同学情却永远不会变!
感恩同学,在我难受的时候一句安慰。 感恩同学,在我遇到挫折时的一句鼓励!感恩同学,这辈子遇见最美的你们!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事业顺、家庭顺,一顺百顺事事顺!
(转自《岁月留痕》)

作者,马芸,生在北方的憨厚女子,初中文化,直率、真实、书香门第。幼受父亲熏陶,喜看书,爱诗文。喜欢一切接地气的人和事,喜欢从平常的日子中寻找灵感,在困惑中用文字安慰生活的无助。其诗歌、散文作品发表于《祁连文学杂志》《定远文学》《庆阳人在他乡》《西宁头条》《都市头条》《陇东报》《陇东打工文学》《陌上草根》《镇原百姓圈》等文学刊物和网络媒体。诗歌作品被选入《梦月诗潮·当代爱情诗选集》《高处风景低处诗》。

编辑制作:包焕新,甘肃镇原人,笔名惠风、忞齐斋主、陋室斋主,网名黄山塬畔人,曾任广播电视台主编,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电话:13884122919(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32771896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