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人按〕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的柏乡一带,有十几个村,从古到今种植特色的“胶河大白菜”,闻名遐迩。镇驻地欣园饭店的老板说,许多外地来饭店就餐的人,慕名品尝了这种大白菜烹饪的菜肴,都一个个地赞不绝口,感叹道:“品质超群,味道就是不一样!”其种植技术于2020年被青岛西海岸新区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鉴于会种植、懂管理的人多,此项目被认定为集体传承,并无特定的代表性传承人。有柏乡的群众告诉我,柏乡一村、柏乡二村、西下泊等村的大白菜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于是,2025年1月13日,我来到柏乡一村,在胶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找到了胶河源村(社区)党委书记,兼柏乡一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军。
〔人物简介〕王明军,男,生于1972年8月,六汪镇柏乡一村人。当过兵。2004年担任柏乡一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12月担任胶河源村(社区)党委书记,兼柏乡一村党支部书记。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届、第三届人大代表。

王明军(中)在田间
我(采访人,下同):王书记,到村办公室没有找到您,在合作社见到了您。您忙什么呢?
王(王明军,下同):这几天,忙的焦头烂额。快过年了,装箱的大白菜要从这里出库外运,客户不断,应接不暇,您看,车间里还在装车呢。
我:“胶河大白菜”是“非遗”技术的产品,是这一带久负盛名的特产。我在村里走访时,有的群众称“胶河大白菜”,也有的叫“柏乡大白菜”,哪个名称更准确呢?
王:过去,群众多数称“柏乡大白菜”,因为它的主产地在柏乡一带。进入21世纪,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区域波及了整个胶河流域,所以,叫“胶河大白菜”的多了起来。现在,官方和非官方,通常都叫“胶河大白菜”。其实,不管叫什么,产品品质都是一样的。
我:好。您再说说种植的现状吧。
王:我们这里生产的大白菜,很早就有名了,只是过去家庭种植规模小而已。客观地说,现在的种植面积也不算太大,产品总体上是供不应求。近年来,六汪镇党委政府按照“扩规模、增效益”的原则,引导群众在大白菜种植这个传统项目上做大做强。据了解,胶河流域种植大白菜总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亩。

胶河大白菜种植园区
我:您知道胶河大白菜都获得过哪些品牌荣誉吗?
王:往前说,那可太早了!1875年的时候,这种大白菜就在东京博览会上展出,被评为优质产品,以其不凡的品质名扬海内外。2008年,胶河大白菜被认证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国家绿色食品”。2024年,青岛市公布“知名农产品品牌”,胶河大白菜毫无悬念地上了品牌榜。忘记是哪一年了,胶河大白菜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六汪镇有14个村被划入了商标地域保护范围。
我:据说,您的大白菜园区的产品注册了商标?
王:2008年,我们成立了胶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大约是2013年,合作社就把大白菜注册了商标,名称是“胶河源”。不光大白菜注册了商标,合作社也注册了,叫“胶之源”。我们要有品牌保护意识呢。胶河流域的大白菜还有其它的品牌,其种植环境与管理措施是相同的,品质都是一流的。比如柏乡二村、西下泊的大白菜等。

胶河大白菜
我:许多人光知道胶河大白菜好吃,但并不知道它的种植历史。您能简单地跟我们说说吗?
王:据说,宋朝时,把“菘”改称“白菜”。在明朝,就有了大白菜栽培的史料记载。到了清代,种植就比较普遍了。据清乾隆十七年重修《胶州志》中记载:其蔬,菘谓之白菜,其品为蔬菜第一,叶卷如纯束,故谓之卷新白”。并且,其种植技术传播到了海外,传入日本、朝鲜后,被尊称为“唐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科技的推广和示范带动,大白菜种植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我:谈到胶河大白菜,众口一词:“味道鲜美!”相信这一定有它的原因。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您能介绍一下吗?
王:六汪镇山地丘岭面积较大,但这个区域基本是平原,并且处于胶河流域。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 12℃,日照时数平均2500小时,无霜期212天。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霜日10天,平均气压1008.6毫巴,年平均风速5.3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73%。冬暖夏凉。独特的水、土、气候条件,对大白菜生长有着天然的优势。说的通俗些,胶河大白菜种植区位于胶河沿岸,有水利的优势,气候又适宜,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这是胶河大白菜超高品质的几个自然环境的因素。

菜农展示大白菜
我:胶河大白菜,概括地说是“味道鲜美”,具体一些,它有什么特点呢?
王:详细说的话,它的特点有很多,主要是“叶片嫩,汁乳白、味鲜美、纤维细、营养高”。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
我:大白菜种植有哪些环节呢?
王:主要有选择品种、 播种、育苗 、定植、施肥、浇灌、采收等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选择时机。 秋冬大白菜种植,通常在10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收获。胶河大白菜的种植,需要技术,但管理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经验,是要有多年种植经历的积累。
我:最后问您一个问题,大白菜的仓储有条件吗?
王:2021年,六汪镇在柏乡一村投资建设了大型的仓储库,这为壮大优质大白菜产业提供了保障。
我: 谢谢您的介绍!

柏乡一村“胶河大白菜”礼盒
(作者日月星辰,即采访人,男,退休干部。曾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