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华夏采风扬自信,古村精神放光芒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黄埔古村实践
文/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红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池朝兴
2025年1月20日
2025年1月18日的广州市黄埔古村古港,《华夏》杂志总编辑、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迪生带领的20多人采风团,以一场“梁诚与他的故乡黄埔古村古港”为主题的作家采风活动,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纪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实践。此次活动,将文化自信、黄埔古村的历史底蕴、梁诚的价值力量与精神内核,以及古村古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融为一体,展现了民族复兴的生动图景。
粤海第一关的参观,让作家们亲身感受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与辉煌,这是中华民族与外界交流的窗口,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在这里,历史的厚重感和海洋文明的繁荣景象,激发了作家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的参观,则让作家们对古村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古村的历史变迁,如同一条流动的脉络,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梁诚作为“清华之父”,他的故事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他的教育理念和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成为了激励后人的精神灯塔。
座谈会上,梁诚的价值和力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的外交才能和教育理念,不仅为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作家们的深入交流,不仅是对梁诚的缅怀,更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
古村的历史建筑,如左垣家塾、梁国炽祠堂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古村精神的载体。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砖瓦,都诉说着古村的故事,传递着古村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勤劳、智慧、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在面对挑战时的精神支柱。
在爱吾庐的座谈会上,各界代表对古村古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古村古港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精神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古村古港,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采风活动,作家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是在心灵上得到了洗礼。他们将所见所闻融入作品,用文字记录下历史的厚重,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这是对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
黄埔古村第二届春晚的欣赏,更是对文化自信的一次生动展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仅展现了古村文化的活力和魅力,也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创新的探索精神。
总之,这次作家采风团活动是对梁诚精神的传承,是对黄埔古村古港文化的致敬,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这种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构建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文化自信为引领,让古村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红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省级智库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专家库”专家,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高级顾问,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歌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