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梅芳•立春
词||青山(贵州/贵阳)
黄鹂鸣,箫声婉。
峰壑春妆换。
千萌渐醒,残雪消融绿芽短。
煦光摇绿水,轻拂桃花面。
暖阳临大地,碧宇绮云缓。
意悠哉,心渴盼。
情系沧江岸。
如烟岁月,始悟人生幻多变。
路遥知万里,逸兴春风伴。
立楼台,醉闻莺语啭。

夏老师评析:
这首《早梅芳·立春》是一首描绘立春时节美好景象与抒发作者情感的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客观评析:
一、景物描写生动细腻
●色彩鲜明:“残雪消融绿芽短”“碧宇绮云缓”,通过“残雪”与“绿芽”“碧宇”与“绮云”的对比,展现了立春时节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天空澄澈、云彩绚丽的景象,色彩搭配富有层次感,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动静结合:“黄鹂鸣,箫声婉”“煦光摇绿水,轻拂桃花面”,既有黄鹂的啼鸣、箫声的悠扬等动态描写,又有阳光轻拂桃花、绿水被微风摇动等静态画面,动静相宜,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感官融合:从听觉的“黄鹂鸣”“箫声婉”“醉闻莺语啭”,到视觉的“峰壑春妆换”“残雪消融绿芽短”“碧宇绮云缓”,再到触觉的“暖阳临大地”,多感官的融合运用,让读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立春时节的美好,仿佛身临其境。

二、情感表达真挚自然
●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词中通过对立春美景的细腻描绘,如“千萌渐醒”“煦光摇绿水”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作者心生欢喜,这种情感自然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对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意悠哉,心渴盼。情系沧江岸”,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这种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词作更具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憧憬。
●对人生的感悟与豁达:“如烟岁月,始悟人生幻多变。路遥知万里,逸兴春风伴”,作者在立春之际,不仅欣赏自然美景,还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岁月如烟,人生变幻莫测,但作者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认为只要心怀逸兴,即使前路漫漫,也能在春风的陪伴下勇敢前行,这种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钦佩。

三、结构布局合理巧妙
●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开篇“黄鹂鸣,箫声婉。峰壑春妆换”以景物描写起兴,引出下文对立春美景的进一步描绘,这是“起”;接着“千萌渐醒,残雪消融绿芽短。煦光摇绿水,轻拂桃花面。暖阳临大地,碧宇白云缓”详细描写立春的自然景色,这是“承”;“意悠哉,心渴盼。情系沧江岸”由景及情,抒发作者的情感,这是“转”;最后“如烟岁月,始悟人生幻多变。路遥知万里,逸兴春风伴。立楼台,醉闻莺语啭”以抒情和感悟收尾,升华主题,这是“合”。整首词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上下片衔接紧密: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侧重抒情,但二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相连。上片的美景为下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下片的情感又赋予了上片的景物更深的内涵,使整首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

四、语言风格清新明快
●用词简洁明了:整首词用词朴实无华,如“黄鹂”“箫声”“峰壑”“残雪”“绿芽”“暖阳”“碧宇”等,都是常见的意象,但组合在一起却能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让读者易于理解,又能感受到词中的美好。
●音韵和谐优美:词句的音韵搭配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如“黄鹂鸣,箫声婉”“意悠哉,心渴盼”等,押韵自然,增强了词的音乐性,使读者在诵读时能够更好地体会词的情感和意境。
五、总体而言,这首《早梅芳·立春》是一首优秀的词作,它以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真挚自然的情感表达、合理巧妙的结构布局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成功地描绘了立春时节的美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热爱、向往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