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人间最美好的词汇、最亲爱的人儿(rén ér),情人节则是人间最美好最浪漫最有青春活力的节日,世界各地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都想在这个节日里扮演主要角色。 最近这些年,随着西风东渐,公历2月14日的情人节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钟爱。据说这个情人节起源于西方的基督教,在欧美非常流行,是个充满爱恋、浪漫以及花、巧克力和贺卡的节日,男女青年约会在晚餐建立情侣关系。
中国的情人节独具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早已经载入史册并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元宵节、花灯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因为平常女子不论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大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大放花灯万民同乐的元宵节,青年女子们才可以走出家门,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了,许多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元宵节。如欧阳修的《生查(zhā)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人们踏青春游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有“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的诗句。踏歌和爱情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上巳节,莺飞草长、桃花盛开,正是青年男女相见相识、谈情说爱的最佳时节。那些丽质天生的青春少女在芳草地上翩翩起舞,纵情欢歌,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盼,给这良辰美景增添了多少千般浪漫、万种风流,令人心驰神往,感慨系之,即作小诗一首,以寄情怀:
时当仲春三月三,丽日清风满罗衫。
漫舞长歌竞风采,一群仙女下尘凡。
农历七月七日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主要原因是这一天喜鹊搭桥牛郎织女跨越天河夫妻相会的日子,另外还与宋代词人秦少游有关,他因坐党籍一贬再贬削去官职流徙郴州时,在长沙结识一歌女以为知音。后秦观死于放还途中,歌女赶去奔丧绕棺三匝痛极而亡。真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
多情少游亦被后人演绎了许多动人情爱故事,冯梦龙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广为流传。京剧有《苏小妹》,看过吴素秋先生主演此剧,精彩。
多么浪漫的故事和婉约的词句,把中国人的美好爱情表达到了极致。于是,描述七夕鹊桥的诗文连篇累牍,不一而足。我也曾偶得小诗一首:
真情有缘渡牛女,隔河守望年复年。总赖昔日秦淮海,千古传唱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