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夏区文化路中学
支持单位:江夏区妇联
省朗协语言研究与实践基地
作者:化雪老诗
诵读:瞿红波 詹丽晴 刘浩赜
音乐合成:江丽芳 编辑:杨建松
赵亚青(约1902—1935年),女。她自幼就极富个性,仗着父亲的一点偏爱,常常能干点“出格”的事。四岁那年母亲要她裹脚,她坚决不干,母亲强行给她裹上,她硬是整整哭了三天,不吃不喝,差点饿死,最后是父亲怕闹出人命出面做工作,母亲才给她解开,不过她也从此一双天足朝天,几多年都被前湾后海的妇女们笑话。
摸着姑娘的头,开明的父亲常常说:“这姑娘脾性像我,就是跑快了,不然还真是个读书郎。”于是给她取名“亚青”,赐她一字曰“逊男”。
八岁时她闹着要去读书,拗不过她的父亲只好带她去求好友张实斋。
张实斋是江夏思想开明的知名秀才,他说:“生活过来开,手上拿得出,就让伢认几个字,有什么不好,女伢就不是人?”
“要是挨你近点该多好啊?”
“信得过,就放在我家,住读可以吗?”
“好啊。”
就这样,赵亚青成了保福祠张实斋先生的第一个女学生。
有一次,先生在文普通学堂读书的儿子张光祖(字念之)回来了,小逊男缠着他问了不少城里的事,听后眼界开了不少的她下决心要到新式学校去读书,长大后要像男人一样为国家效力。辛亥革命爆发后,城里好多女子都出头露面、放脚、解发,甚至拿枪去打仗!
极受鼓舞的赵亚青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正清”,自字“亦男”,
中学毕业后的张光祖,回家接替了年迈的祖父也当塾师,进入高班的赵正清成了他的弟子。
有念之先生亲自执教,赵正清学识大增,不仅明白了社会黑暗的许多原因,还了解到西方列强欺压并企图裂解中国的强盗行径,为此她下定决心要为改变社会干点实事。遗憾的是,因父亲去世家道渐衰,母亲把17岁的她草草嫁到了中门陈。

出嫁后的赵正清没有沉沦,她依然隔三差五去社学向张念之问书。婆婆对此多有责难,但她耐心地说服:“您放心,家里的事就是熬夜我也不会耽搁,我多学一点,不就是为教好您的孙子在做准备吗?”
婆婆见她这样说,心一下子豁然开朗,不仅不阻拦,还努力告诫儿子,尽量支持她,以保证日后的孙子能有点出息。
1926年正月,葛达在老屋葛秘密成立了中共保福祠特别支部,中门陈的陈英还被选为宣传委员。
这陈英与赵正清同岁,又是邻居,还在武昌文普通中学读过书,现正在保福祠董高湖社学教书,所以一有空,赵正清也会登门求教。

那年8月,北伐军攻下岳阳后兵锋直指咸宁。为了支援北伐军,在中共保福祠特支的动员下南乡普遍行动起来了,不仅农民协会入雨后春笋,保福祠特支还连续发展了四批新党员,这其中就有赵亚青(女)、张光先(女)、吕道信、夏庭才……

贺胜桥是武昌县的南大门,粤汉铁路从跨湖的桥上通过,易守难攻,吴佩孚在此更是布下了几万雄兵,所以在攻占此地时,叶挺独立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因为伤亡太大战后部队留下修整了好几天。闻讯后的葛达即带领赵正清等40多位女青年前来护理伤病员。端庄美丽、勤快、活泼又有学问的赵正清不仅深受独立团官兵的喜爱,而且她的组织与宣传能力也让叶挺、葛达等刮目相看;独立团开拔后葛达就向省妇委主任袁溥之推荐了她。

北伐军攻下武昌后,赵亚青带着张念之的堂妹张光先赶到了县城,在乾福巷中和里找到了袁溥之。袁溥之不仅热情地接待了赵张二位,还耐心地告诉了她们妇女工作的重点和一般原则。

回到保福祠后,赵正清立即着手筹建妇协保福祠分会,经过广泛发动、认真组织,一进12月,妇协分会就宣告成立,赵正清被推选为妇女协会委员长,张光先副之。到会的袁溥之、张金保充分肯定了赵正清的工作,并告诉她下一段要重点开办平民学校、妇女识字班……省执委、武昌县农民协会主席王平章还特地赶往保福祠,希望她迅速行动,拿出创办的经验指导全县。
几天后,赵正清组建的平民学校就达到了300多人,识字班也有126人。
为了办好平民学校和识字班,她多次请示葛达,以《百家姓》、孙中山的《百字遗嘱》为教材,还组建了“教学研究室”,专门聘请老师、组织和研究教学。
有了保福祠带头,其它乡也迅速行动起来,到1927年5月,保福祠区的平民教育学校就有7所,识字班达到22处,学员总数突破2000人,出现了“湾湾办学,家家读书,男女识字,个个争先”的新气象。办出这么好的识字班,赵正清竟然只花了一块半现洋,而且这钱还是自己出的。姐妹们都说,赵主任像莲花,既美丽,又干净。
“宁汉合流”后,桂系新军阀控制了武汉,他们四处抓捕共产党人,王平章、葛达、左豪、陈英……一个不漏统统受到通缉,保福祠一片白色恐怖。
痛苦的煎熬几乎让赵正清窒息,尤其是失去组织后。隐入地下苦苦地等待的她,不仅没能等来上级的信息,反而得知更多的战友不幸,就连陈英、左豪都壮烈牺牲了。

好不容易熬到1935年冬,涂继文找到了赵正清,他们俩主动挑起了保福祠临时支部的担子,但是刚进入腊月,反动军阀朱怀冰的一个连突然闯进了中门陈,身怀有孕的赵正清被抓走了。
婆婆哭得死去活来,涂继文也四处打听,但毫无信息,赵正清就这样失踪了。
乡亲们也忙着打听,但至今都不知道清正如莲的赵正清去了哪里。

作者:化雪老诗,中学教师,江夏文化学人。

诵读:瞿红波,中共党员,现任江夏区妇联执委、江夏区郑店街同兴村妇联主席。工作期间被授予“湖北省妇联系统劳动模范”,2023年被评为“最美妇联人”。

诵读:詹丽晴,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任文化路中学语文教师兼主任导师。任职期间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曾发表多篇论文。育人理念:做有温度的教育,给学生传递“光”和“热”。
诵读:刘浩赜,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年级(7)班学生,爱好书法、编程,曾获校“优秀诵读者”“五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音频合成:江丽芳,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年级年级长,优秀教师,江夏区百优班主任,区“新长征突击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铁马豪歌平台四年阅读已逾一亿八千多万。
图片采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