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兴
2025蛇年春晚已经落下帷幕,虽然创下了多年来的收视率高值,但39%放在当下应该是可圈可点了,好在没有给春节这个非遗项目丢脸,毕竟这是春节获得非遗后的第一届春晚,更为关键的是,没有出现全国观众口诛笔伐的节目和演员,实属不易。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来形容今年的蛇年春晚是再合适不过了。
大年初一的家宴上,家人问我“今年的春晚咋样?”我毫不犹豫,“无感”两个字脱口而出。
说实在的话,在春晚前,我在网上看到春晚节目单,简单浏览,没有看到刀郎的名字甚至也没有他的歌曲,更没有看到网传要上春晚的徐子尧的名字。除夕之夜,就此打消了看春晚的念头。实际也真是从头到尾都没看一眼。新年的钟声也没听到,倒是楼道上响起的鞭炮声提醒我:龙隐蛇现,辞旧迎新了。
想当年,从头看到尾,特别是午夜新年的钟声和自己所放鞭炮的响声交织在一起时,那种幸福快乐劲无以言表;想当年,停杯投箸、废寝忘食看春晚的情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抖音、头条、微信都划拉不过来,一年一度的春晚不整出点惊喜,想吸引着老百姓是不可能的,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是当年的观众了,想糊弄或应付一下根本不可能。想想刀郎的个人巡唱会那么火,根本原因在于与观众共情和共鸣,他的观众里也有老中青。欢乐喜庆并不是共情的唯一。接地气的共情引起的心灵共鸣最吸引人。
既然没有共情,不能共鸣,无论看与不看,无感也就很自然了。
尽管如此,在重播时,黑色机器人扭秧歌转手绢的画面映入眼帘,感觉还是挺有趣的,再仔细一想,不仅有趣,而且还有意义,不仅有意义,而且还很有深意。这是科技春晚和人文春晚的交相辉映。
现在最让美国头疼头胀头又大的不外乎四家中国公司,一个是华为这个打不死的小强,四年了,从特朗普开始,到他第一任结束,没把华为摁死,接着拜大人继续摁,6年了,反而活下来了,如今特大人满血复活,王者归来时,华为已经满盘复活,特大人不是当年的特大人,可华为也不再是当年的华为了;一个是对美国的制裁从头到尾都不在乎、不甩乎、不理乎的大疆公司。公司不大,脾气可不小。让美国的每一次制裁都踢到铁板上。还有新年很火,新春更火爆的DeePSeeK公司,横空出世,初生牛犊不怕虎,单挑美国的各大AI巨头,让美国的老黄、老马、老扎、老奥和比尔盖茨等一众大佬先傻眼,再气急败坏,然后是“莫须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绞杀,最后又是无奈无语无助的接入。这个科技初创公司吹皱了美国科技经济泡沫的一池春水,最让人无语的是意大利不知是脑回路断片了,还是脑子进水了,竟然先美国一步,第一个封杀DS,正如对待中国的一带一路是第一个加入又是最先退出的,总是鲁莽最先,后悔最快。他刚刚下架DS,那边英伟达、AMD、亚逊和微软全都接入了,看来再想开放使用,得给出一个意大利风格的理由。这个国家打仗没赢过,站队没对过的习惯没有变过,这个队友嫌,对手烦的毛病从来没有改过。再看看这个二战中既是战败国又是战胜国的意大利,其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滑稽历史,一切就明白了。
最后一个公司是宇树公司,也是初出茅庐的高科技公司,更是让美国及其西方国家有点忌惮的新公司。
从去年航展上出现的机器狗,再到后来的机器狼,更有让西方惊讶的人形机器人,当机机器人站起来时,人们浮想联翩,当机器人登上春晚的舞台时,人们想入非非,和平时的载歌载舞,战争时就可能是载戈载武了。
关于这个节目的细节我用豆包和DS进行了对比。
先看豆包:2025蛇年春晚机器人扭秧歌转手绢节目《秧BOT》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硬件设计创新:机器人身上有25个自由度,6个在手部用于转手绢、抛手绢,19个用于扭秧歌;头部内配有360度的雷达定位系统,可扫描空间获取位置信息来排列队形;为转手绢特殊设计了能实现手帕和技巧手绢切换的“套袖”,手部安装陶瓷轴承,保证连接手绢的线在转动中不打节。
运动控制技术创新:采用AI驱动的全身运动控制技术,配合高达360N•m的最大关节扭矩,使机器人动作灵活、有力;通过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机器人能精准感知周围环境,快速做出反应。
AI算法创新:先进的AI算法让机器人能够“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精准响应节奏,使动作充满节奏感与灵动性;运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结合的算法,让机器人学会自主跳舞和导航。
定位与导航技术创新:高精度3D激光SLAM技术确保机器人在复杂舞台中精准定位和导航,使其能自由穿行,快速找到自身位置。
协同控制技术创新:强大的集群协同控制系统保证多个机器人在表演中能同步完成复杂动作,且在突发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工作;先进组网方案和时间同步技术保障机器人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稳定连接。
编舞软件创新:开发了一套编舞软件控制台,用来教机器人学跳舞、发布控制指令等;还制作了从视频直接生成动作的程序,能精细捕捉舞蹈演员动作,形成指令代码,让机器人学习模仿。
再看DeePSeeK通过深度思考R1给出的答案:
关于2025年春晚节目中机器人表演“扭秧歌转手绢”的技术创新,目前尚未有官方详细披露(截至2024年7月),但结合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和传统文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可以推测其技术创新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心技术突破
1. **仿生柔性机械结构**
- 采用新型柔性材料关节模组(如硅胶-合金复合结构)实现手部28个自由度的精确控制
- 动态平衡算法升级至第四代,支持单足旋转下的陀螺仪实时补偿
2. **超材料手绢技术**
- 植入微型压电纤维的智能织物手绢(直径60cm,仅重80g)
- 内置无线供电的LED阵列,可编程显示256种动态图案
二、人工智能系统
1. **多模态动作学习**
- 通过3D动捕采集200小时民间艺术家数据
- 生成对抗网络(GAN)优化动作流畅度达97.2%
2. **实时环境响应**
- 毫米波雷达+TOF摄像头实现0.1ms级动态路径规划
- 音频信号解析系统同步0.02秒内的鼓点节奏
三、协同创新体系
1. **群体智能控制**
- 32台机器人组成的阵列实现亚毫米级空间定位
- 基于5G-A网络的低时延(<1ms)协同通信
2. **文化符号数字化**
- 非遗动作库包含127种秧歌步态参数化模型
- 动态手绢轨迹生成算法融合傅里叶级数与混沌理论
四、技术延展价值
1. **文化遗产保护**
- 建立首个中国民间舞蹈数字基因库
- 动作分解精度达到0.03度/帧
2. **产业应用前景**
- 柔性机械臂技术已应用于精密装配领域
- 动态平衡算法移植至助老机器人产品线
此类技术创新标志着中国在**高动态仿生机器人**领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其技术指标显示:
- 旋转稳定性误差<0.007弧度
- 能量利用效率较2022年提升43%
- 故障自诊断系统覆盖98.7%的异常工况
这种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尝试,为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表达开辟了新路径,预计将推动相关产业形成百亿级市场规模。
看来,DeePSeeK给出的答案更专业些,更精准些。
总工程师张阳光给出的部分干货:
技术内核:0.01毫米精度的东方浪漫。这些由杭州宇树科技团队联合非遗传承人打造的H1系列机器人,藏着令人咋舌的黑科技。
- 仿生关节技术:模拟人类手腕28个自由度,每秒千次动态微调确保手绢轨迹完美;
- 量子芯片算力:0.005秒内预判手绢落点,比人类神经反射快20倍;
- 非遗动作数据库:录入3000小时民间艺人动作,AI自主生成108种创新花式;
- 自修复纳米材料:即便被熊孩子泼了饺子汤,3秒内自动恢复性能。
总工程师张阳光透露:“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让机械臂拥有‘人味儿’,我们在算法里植入了东北秧歌的韵律感。”
在我看来,从机器狗到机器狼在战场上的运用,单兵作战与集群作战、配套无人机的峰群和水面水下无人艇作战,天地一体的无人作战模式将会使战争形态发生质的变化。
有人从经济和军事的角度对春晚机器人进行了综合分析:
“你知道今年春晚,这段三分钟机器人扭秧歌值多少钱?”
16台H1宇树机器人,单台海外售价9万美金。光是这群铁疙瘩站在台上,成本就超过1000万元RMB,这还是春晚史上第一次让机器人,穿着红袄扭秧歌,但烧钱值得。你看这手绢上转的越花俏,五角大楼的脸色就越难看。
从技术角度分析。首先,笫一个技术细节,手绢是软的,转起来离心力相当于拎着5斤大米在转圈,稍有不慎,就会撕成碎片。这手指灵活性,比手工换机械弹夹还准。细节二,16台机器人,608个关节,动作误差0.015秒。
这是什么概念?战场上100架无人机,同时避导弹,也就这个精度。更绝的是,它们绕真人演员走位,激光雷达能识别活人,体温自动保持15Cm生死线,专业名词叫伴随突击战术。
细节三,央视58台摄像机,电磁干扰堪比战场雷达,但H1连手绢转速都没变。5600项专利里,藏着工业级防电磁干扰技术,这才是华尔街最怕的黑匣子。H1转手绢时,手腕转速每分钟3000转。美军现役排爆机器人,拆弹时,转速每分钟250转。按照参数推算,中国机器人,理论上机械效率超美军机器人现役装备的12倍。更扎心的是价格,波士顿动力定制版猎狗机器人,四条腿造价200万美金,而宇树同款机器狗,只卖2万美金。这不是技术竞争,这是工业化屠S呀。
美专家评论,以前我们怕龙哥偷技术,现在得防着他们白送技术。当机器人比矿泉水还便宜时,战场上的规则就被彻底粉碎了。
在我看来,这就是有意,还很有意义,而且还很有深意。
中国敢让机器人上春晚,公开炫技。从被人卡脖子到卡别人脖子,这轮技术突围战的炮声,已经轰开了五角大楼的保险柜了。下次看到机器人扭秧歌,别光笑它没穿裤子,这红袄底下藏着的可是未来战争的胜负。
当伟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际上当朝鲜战争的停战协定签完后,外国人才感觉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才是真站起来了;今天,当美国及西方不断制裁打压甚至绞杀华为、大疆、宇树和深度求索时,这一个个不屈的勇士组成的科技战队,在一场场上甘岭战役中又一次诠释了什么叫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刻画了当代最可爱的人的新形象。
虽然我没有观看今年的蛇年春晚,但惊心动魄科技AI战背后的激烈和精彩更动人。
也许深度求索天生就是为捅美国科技和经济股市泡沫而来的。在2024年12月26日西方圣诞新年时,V3模型公布;在2025年1月20日,美国新总统R1 登基和星门计划公布是,R1大模型公布于世;在2025年1月28日,中国除夕,面对美国的疯狂绞杀,针锋相对。深度求索又公布了开源的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Janus-Pro-7B。
在这场科技高峰的决战中,双方都放出了胜负手。
看看美国的疯狂劲。
- 攻击情况:2025年1月25日凌晨, DeepSeek的服务器集群遭遇恶意攻击,每秒有超过2.3亿次的恶意请求试图破坏其系统,这场攻击持续了83个小时。
- 各方反击
- 360集团:360的安全应急响应中心在攻击峰值出现的第37分钟拉响警报,周鸿祎连夜召集“红客联盟”迎战。特别行动组在凌晨3点02分逆向锁定攻击源特征码。
- 华为:华为云的安全专家同步启动流量清洗系统,工程师带着“泰山”抗攻击设备抵达西溪园区,“泰山”抗恶意攻击系统创造了每秒处理1.2T流量的新纪录。
- 其他企业:海康威视的安全专家共享其城市级监控系统的流量分析模型;新华三的工程师设计出多层嵌套的防御模型消解攻击流量;网易雷火的游戏服务器临时改造成流量缓存节点;钉钉开放了紧急通讯通道,菜鸟网络贡献了物流调度算法用于资源调配,阿里云调度算力资源进行支援。
- 反击成果:经过各方努力,攻击流量下降97.2%,防御方构建的分布式防护网络成功拦截了相当于整个欧洲互联网三天的数据总量,最终以99.8%的恶意流量拦截率守住了DeepSeek,捍卫了中国AI产业的安全。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再看看美国的下作劲。
2025年1月28日,农历蛇年除夕,当亿万中国人民准备迎接新春佳节之时,一场针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企业DeepSeek的联合围剿行动在美西方国家悄然展开。这场行动不仅时间节点选择精准,而且手段之系统、配合之默契,堪称近年来罕见的科技绞杀战。
当天凌晨,美国商务部突然发布公告,将DeepSeek及其2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其提供任何技术、产品和服务。两小时后,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紧急安全审查",要求成员国暂停使用DeepSeek的AI产品。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随即跟进,形成对DeepSeek的全面封锁。
这场围剿行动呈现出明显的协同特征。美国政府负责技术封锁,欧盟主打监管限制,五眼联盟国家配合实施市场禁入。西方主流媒体同步发动舆论攻势,《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DeepSeek的技术威胁迫在眉睫"的报道,BBC制作专题节目渲染"AI安全风险"。
这场联合绞杀就包括意大利跟进的一转身回不去了可笑骚操作。
当中国人再品春晚舞台上人形机器人《秧BOT》节目时,我们舞的是旋律和手绢,可美西方挥舞的是绞杀的凶器。
要知道,这些黑色机器人迭代到春晚舞台上,也就148天。
这何尝不是载歌载舞与载戈载武的较量。
此时再回味今年的春晚,虽然无感却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