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正月初六,立春之日,女儿带我参观武汉大学。
在酒店吃罢早餐,我们滴滴打车由珞珈山路,径直来到国立武汉大学的珞珈门。
进入校园,按校园导游图,我们徒步游览这所著名大学。
看导游图知道,武汉大学由文理学部与工学部组成。大学校园座落分布在珞珈山、火石山、小龟山、狮子山、乌鱼岭的山顶、山梁、山沟与平地之间。
走进校园,13岁的外孙,要求父母扫码一辆电瓶车,他骑行并带领6岁的妹妹参观校园,这样他们可以参观较多的地方。
俩个孩子骑车而去。但他们转一圈地方,就返回来了。我估计两个孩子没有走得太远,他们只是在文理学部的上下转游观看而已。因为大人没有去工学部那边,所以他们一定也没有去。虽然外孙个子不小,但他的年龄不大,翅膀不够坚硬,不能离开大人的视野,飞得更远。虽然天气比较冷,但俩人孩子,在上坡路与叉道上,风风火火,上上下下地兜风,他们应该比我们去的地方多一些,看的风景多,也玩得开心。
四位大人全靠步行游览。我们途经珞珈山与乌鱼岭的部分学院及教学区,主要参观文理学部的部分学院的大楼,如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院、生命科学院、化学与分子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社会学院、边海院、新闻与传媒学院等等。
我们穿过九二体育场。仰望两侧山顶的建筑与学生公寓。登上乌鱼岭,经过边海院、灰瓦白楼的新闻与传媒学院。接着下山,途径社会学院,以及多处的学生公寓等建筑群。
其中,一栋大楼上书写着武汉大学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校训凝练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学校对学生的期望:自强不息、胸怀大志、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校训为武大学子指引方向,也为学校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贡献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我们途径生命科学学院时,在大楼外滞留时间较长。因为这个学院与女儿工作的学院,名称相同,教学科研方向一致。女儿还告诉我,他有个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武大生命科学学院。那个学生曾向她介绍过武大的一些情况。我们只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不能进学院大楼里面参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大学成为新中国的重点高等院校之一。它是中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953002平方米。学校设有34个学院。
武汉大学,在多个领域具有显著的学术成就,有水利水电、测绘、法学、信管、遥感等众多王牌专业。曾培养出黄彰任、易中天、雷军等杰出校友。
途径计算机学院,看到雷军班的大楼。女儿告诉我,雷军是武大1987届计算机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校友。雷军是小米创始人与董事长。当年他在武大读书时,学校曾奖励给他几千元的奖学金,传授给他丰富的知识财富。他毕业后,他创建了小米集团。之后,捐赠母校13个亿。学校修建了计算机学院大楼,并设立雷军班,每班30名学生,直通本硕博。雷军为母校争光,为校友树立了榜样。
武汉大学的校园风景优美,特别是东湖周围的自然环境优美,被誉为“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一首诗揭示了武大校园之美:
“在樱花与旧楼的光影间
脚步于珞珈山蜿蜒
晨晖洒在古老的台阶
唤醒沉睡的书卷梦念
樱顶之上,风温柔地吹
吹不散青春的眷恋
东湖之波,倒映着笑靥
记录我们相遇的岁岁年年”
只因我们是春节来武汉大学,立春之日,武大校园闻名樱花的树叶子,还没有发芽,更没有樱花开放。没有看到武大樱花怒放的盛景,是否有点遗憾?
学校面积很大,徒步游览校园,不可能走完整个大学,只能看看这所大学的局部外观,也没有走进任何学院的教学楼内,所以,只有外部观感。我们对这所著名大学了解得十分有限,所以,无法全面细致地介绍这所名校。
下珞珈山时,孩子骑的电瓶车没有电了。外孙要求另换一辆车。他爸爸说:马上就到凌波门了,还换什么车子呀?于是,孩子随着我们步行,沿凌波路至凌波门,走出武大校园,结束武汉大学的参观。
出凌波门,一眼望见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的清澈东湖,视野开阔,风景如画。印证了武汉大学是一所美丽的大学。
我们再次来到东湖岸边游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