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即景(组诗旧韵)
作者:东篱夫
《除夕守岁》
觥筹交错酒香浓,合家团聚乐融融;
好戏连台看春晚,交岁敲响景阳钟。
鞭炮烟花报祥瑞,五彩缤纷漫碧空;
烛台彻夜瀑喜泪,桃符春联映扉红。
佳节何须分地域,江南北国有遗风;
辞旧迎新寒夜暖,喜庆盈盈贯苍穹。
注:民间有除夕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不能早睡,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或聚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文艺节目;或畅谈一年的成就得失和明年的打算,以沟通家人感情;除此之外,还要点燃红蜡烛,象征彻夜通明,没有黑暗;最后还要贴上桃符和春联,以示大吉大利,初一早上面貌一新。
《大拜年》
一元复始气象新,礼仪之邦礼节重。
初一早上发微信,祝福话儿刷满频。
初二走亲访诸友,参拜长辈不落空。
初三上街看狮舞,文化拜年氛围浓。
见面互道新年好,和谐社会沐春风。
注:民间年俗,新年初一不出门,初二开始拜年,先拜长辈,再拜亲友;从初三开始,各种民间技艺开始上街表演,单位、大众化拜年全面展开,人们见面都互道“新年好”。
《看民俗表演》
街头巷尾人簇动,莺歌燕舞节氛浓。
公园广场闻丝竹,繁华大道舞彩龙。
高跷秧歌走金凤,戏曲杂耍好威风。
生旦净末看丑角,儒释道法各争雄。
普天同庆歌盛世,多元文化亦相容。
百家争鸣得展示,四海升平九州同。
注:传统的中国年(春节)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从正月初三开始,各种文艺节目、民间技艺都开始展示,既热闹了节日氛围,又让人们领略到多元文化的无穷魅力;许多民间技艺就是通过春节的展演,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送年》
元宵晚上夜不空,城乡街道闪霓虹;
合家老小倾巢动,出门要去把年送;
猜谜放炮逛灯展,除晦纳祥耍火龙;
铁水烧出新世界,吐故纳新贯长虹;
开启征程从头越,百业兴旺五谷丰。
注:送年的习俗由来已久,即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要开展送年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各种灯展、放河灯、舞火龙等,表示有始有终,祈祷新年风调雨顺。
作者简介:
东篱夫,本名黎佳君,四川射洪人,现居新疆兵团;文学与艺术文学院院士,联盟文化学院、联合传媒书院客座教授,全国首批文化学者,中外华语作家杰出人才库杰出人才。
“文学与艺术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文学社”副社长、“世界诗人联谊会“副主席。“华夏文学奖”、“北斗文学奖”、“文化传播奖“、“中华文典奖”、“行者文学奖”、新春文学奖、“文学精品工程奖”、“世界诗人大会国际诗歌奖”获得者;获“全国优秀诗词家”、“文化摆渡人”、“文曲星”、“新时代最具影响力作家诗人”、“文学新征程时代人物、全国百佳作家诗人”、“中华十大桂冠实力作家诗人”“全国十大诗人之家”、“全国创作劳模”、“感动中国十大亲情爱情友情年度人物”、“ “传统文化一级作家(诗人)”、“传播民俗文学博士.教科文传承师”“世界诗人大会亚洲十大诗人”;“全国首批作家诗人创作基地文学室”挂牌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传统诗词研究会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与艺术”编辑部首席作家(诗人)、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