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象征着团圆与美满,标志着春节庆祝活动的圆满结束。
元宵节的起源可追溯至汉代,最初与祭祀天神和祈求丰收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习俗逐渐丰富,形成了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其中,“赏花灯”是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各地会举办盛大的灯会,各式各样的花灯点亮夜空,寓意光明与希望。“吃元宵”或汤圆则是节日的另一大特色,圆滚滚的元宵象征着家庭团圆、生活甜蜜。

此外,“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解,既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也展现了古代文化的智慧。而**舞龙舞狮**等民间表演则为节日增添了热闹喜庆的氛围。
元宵节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家庭、团圆和和谐的精神内涵。如今,元宵节已成为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重要节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继续传承并焕发新的生机。

元夕有寄年后外出打工族
李富强
烟花绚烂羡星天,万户欢歌庆瑞年。
我敬良辰一碗酒,祈福游子报平安。
鹧鸪天.正月十五有寄
倪书铭
火树银花映月圆,人间佳节喜相连。
繁灯照夜千门暖,笑语盈街万户欢。
歌婉转,舞翩跹,玉壶光转梦如烟。
星河长愿人同在,岁月悠然梦共天。
念奴娇.元宵寄情
李红利
元宵佳节,正春灯初上,彩光如昼。
巷陌街头人挤涌,猜谜争相当首。
软糯汤圆,甜香满口,欢乐盈心口。
烟花几媚,夜空明灭星斗。
且看狮舞龙腾,高跷翻转,锣鼓声穿透。
热闹非凡情难尽,沉醉不知时候。
岁月悠悠,繁华如梦,且把韶光守。
此番佳景,寄情诗酒携友。
上元夜见环卫工
王松龄
烟花飞舞夜缤纷,谁在街头扫落尘?
汗渍衣衫风挽袖,迎来旭日洒春温。
感怀--元宵夜
桂国占
闪烁金光含月笑,玲珑玉照竞星辉。
花灯炫彩狮龙舞,人海若潮鸿运围。
江城子·欢乐元宵夜
贾会升
烛红灯影不夜城。响欢声。喜气盈。
紧锣密鼓、狮舞伴龙笙。明月烟花相衬映,情未尽,弄春声。
灯节无眠
乔德顺
顶楼霓闪灿如霞,门户杏枝灯似花。
狮子旱船随意舞,翻街跃巷走千家。
闹元宵
乔德顺
十五烟花照夜明,乡间处处喜相承。
暖泉河面龙舟稳,白乐宫前狮舞腾。
村外桥头添釉盏,镇前祠上搭绸棚。
蛇年瑞气冲霄汉,贺岁高歌天际升。
元宵夜
侯义康
一轮明月耀长空,璀璨烟花万朵红。
今夜灯光当最亮,祥和映在酒杯中。
好事近·元夕
程新乾
飞镜一轮新,洒面清辉如水。幽处幻灯迷彩,听轰天雷起。
梦惊仙女喜人间,别宫雨云绮。今夜几多欢笑,散落春风里。

江城子.元宵节(苏轼体)
付凤梧
上元节里庆嘉平。晚风轻。夜光明。淡柳疏烟,玉兔正东升。
蛇舞龙腾狮子闹,看社火,放宫灯。
阁中女子逛花城。黛眉生。几多情。玉带香风,举步尚盈盈。
忽听笙歌何处起?寻不见,且停行。
闹元宵
李红军
今宵冰镜挂空中,狮舞龙飞戏玩童。
文代广场人如织,花灯璀璨笑髯翁。

闹元宵
巩龙生
元宵天地共婵娟,赏月燃灯跑旱船。
焰火龙腾狮舞闹, 笙歌悦耳夜无眠。
癯仙傲雪幽芳溢,喜鹊登梅富贵贤。
旭日微风摇嫩柳,吟山咏水乐方圆。
如梦令•品元宵观彩灯
杨军有
品元宵观彩灯。正月十五欢城。看大街小巷。千家万户通明。火红,火红。伴随烟花映空。
青玉案·元宵
石俊阳
华灯初上元宵路,月似昼、星无数。火树银花燃几处。鱼龙舞处,笙歌盈路,人语欢声聚。
香风暗送花灯雾,谜面新悬待君顾。小盏盛来甜意注。良辰共度,此心相许,莫负团圆暮。
元宵节感怀
冯世新
五彩元宵灯影长, 旧时火树换霓裳。
少年不解节日意, 月下青烟思往常。
元宵节
路国军
龙飞蛇舞鼓声隆,火树银花缀夜宫。
画展谜猜风雅醉,月圆酒美暗香红。
葛邑元霄月夜情
樊纪伟
几许春声送暮冬,上元月满色花浓。
别开火树情堪寄,犹有银花意独钟。
鼓伴柔光多雅韵,人醉暖夜尽芳踪。
酣欢旷久催新梦,葛邑祥和共敬恭。

长葛市诗词学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