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三月烟花醉 扬州四季竞芳菲
——由饮酒引发原创歌曲《四季扬州》的故事
文/徐 冰(江苏)
早些年,一位常年旅居新加坡的忘年交健在时,每年要回两三次扬州,因为在他乡再怎么吃,感觉总不如扬州老家的味道地道。故土难忘,人之常情。
有一次给老爷子接风,酒过三巡,大家都兴致勃勃,我说扬州能在当今世界有今天这样的知名度要感谢李白,他在唐朝就给扬州做了免费广告。谁知话音未落,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宾客不乐意了,说,扬州“完蛋”就“完蛋”在李白手上。我心想,这人酒多了?人家李白分文未取给扬州做广告,你不仅不感激,反过来竟然对人家有这样的说辞,是不是有点不仗义啊。
虽说对这说辞有点“感冒”,我想既出此言估计有他的道理。“‘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们这些做旅游的一年还有十一个月不是要喝西北风吗?”这么一说,他对李白的“感冒”,似乎有些情有可原了。
趁着酒兴,我放出豪言:给我时间,我给你写一首《四季扬州》。
第二天清晨,酒有点醒了,《四季扬州》,话好说,咋收场啊,创作可不是“豪言壮语”能解决问题的。
开始倒是想自己创作四句歌词,无非就是写一下扬州春夏秋冬的美景,稍微押韵一点就行。关键“诗仙”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天下人为之倾倒,要想四句春夏秋冬能写出跟“诗仙”比肩的诗句,凭我这水平和能力,可能吗?说实话,实在不敢写。于是,提笔之时便成了搁笔之日。犯愁。
男人说话,一个吐沫一个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答应创作就必须有个交待。
后来有一天,脑洞大开,不是听说有一套历朝历代赞美扬州的古诗词吗,里面“偷”几句名家名句把春夏秋冬衔接起来不就成了。于是立马穿梭于扬州各大书店,遗憾的是,走了几圈,收获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
一次偶然的机会,跟一位老中医闲聊(此人也已在前几年突发意外离世)。因为是老熟人,大家聊起来无拘无束。听说我真的想创作《四季扬州》(因为当年放豪言时他也在席间)并在苦苦寻找历朝历代赞美扬州的古诗词,他说他有一套《扬州历代诗词》共四本,遗憾的是中间缺了一本,记不清是谁借的了。“你想创作,我可以送给你”。人家珍藏的东西我怎么可能随便拿过来呢,何况中间还缺一本,说不定创作所需要的精华就在这缺少的一本当中。我婉言谢绝了。老中医说,你到新华书店六楼看了没有,一般人不知道六楼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尾货藏书。我如获至宝,立马驱车前往,到了六楼,哇塞,竟然还有五套。
当时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记得那天我买了两套,我和我哥哥一人一套用于收藏。其实,那三套我完全可以买下来的,价格不贵,说不定将来能升值。转念一想,我收在手上想“发财”,万一碰到像我一样有强烈需要的人,我是不是太不地道了,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把那三套还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需要它的人。
回到家来,一有空就翻,边翻边做记录,一套四册,翻到第四册近代部分时,越来越感到“失望”了。虽然仅仅四句话,要春夏秋冬捧得上台面的扬州美景,而且还要押韵,一代代诗人、名人及其他文人墨客当时创作时也不知道我今天有这个再创作的需求啊。“偷诗”的念头彻底放弃,赶鸭子上架,自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于是诞生了下面这四句。
李白、徐凝的高度肯定是达不到的,我有自知之明。但是好歹我也算是为我的“酒后狂言”尽了一点责任。虽就这么一说,四句话,我花了整整八年时间——
蜀冈贡春千丝柳,
九峰荷花别样秀。
天中塔下听秋风,
梅花岭上问旧友。
蜀冈贡春千丝柳 包含三层意思:蜀冈,扬州的龙脉,绵延四十多里。蜀冈贡春,历史上一款进贡朝廷的茶叶,欧阳修告老还乡时曾受到“得与金銮赐一杯”恩赐并以诗文记载。千丝柳,所要表达的是两层意思。一是写大运河。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两岸栽上柳树,为拉纤的宫女遮挡烈日,赐名杨柳。二是对杜牧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一种遐思。用蜀冈贡春和千丝柳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扬州春天的美。
九峰荷花别样秀 九峰指的是九峰园,扬州一个名曰荷花池的景点。清初盐商汪玉枢在池边建有别墅,名南园,为当时扬州八大名园之一。园主购得太湖奇石九峰,大者过丈,小者及寻,相传系宋代花石纲遗物。乾隆帝南巡游此,大加赞赏,赐名九峰园。后奉旨选二峰送往京师御苑,扬州今尚存二峰,一在瘦西湖,一在史公祠(据说这一峰现又辗转回荷花池了),称“南园遗石”。天底下荷花多了去了,但是能让皇帝动心赐名的好像没听说过第二,所以说九峰荷花别样秀。
天中塔下听秋风 天中塔是扬州著名寺庙高旻寺的宝塔。当年康熙皇帝六下江南,这里曾经是他的行宫。康熙皇帝登临天中塔一览他的大好河山,赐名寺庙为高旻寺,高是高耸入云的意思,旻是指广阔天空。为什么只能在天中塔下听秋风呢?因为此寺庙始建于隋朝,几经兴衰。天中塔见证了高旻寺的兴衰、见证了扬州城的兴衰,由此联想到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怀着一种敬畏之心,在天中塔下静静地聆听秋风。秋风诉说着历史,秋风提醒着当下,秋风警示着未来。
梅花岭上问旧友 扬州梅岭是著名抗清英雄史可法衣冠冢所在地。“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句诗是清代诗人张尔荩撰的联,今存扬州史公祠飨堂前,说的是明末史可法坚守扬州、以身殉国的一段史实,言简意赅,雄壮雅健,曾使海内外佳宾赫然领略到史可法 “吾誓与城为殉”的凛然正气。民族英雄史可法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爱国者是可以跨越时空神交的。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样的伟大历史征程中,该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呢?梅花盛开的冬季正值美丽春天的孕育,我们当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不怕艰难,不辱使命,傲然绽放。就像史可法先生一样,为了国家可以抛洒热血、奉献一切。
四句歌词写的是扬州四季的美,包含了扬州景点、扬州旅游、扬州美味、扬州历史、扬州文化,同时也有暗藏助力扬州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望。尽管水平有限,但整个创作过程我还是很用心的,就像扬州的魁龙珠茶叶和包子一样,把“六个扬州”的发展理念大胆地包揉到一起。
从诗词的角度看,这四句话不符合格律诗的规范,权当七个字的怡情白话吧。
《四季扬州》,由李白的“烟花三月”把人们的目光、遐思和步履吸引到扬州,引出扬州春天的美。第二段发散开来——扬州的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韵味,这种美,既由表及里又由内而外。不仅可以用眼睛去品读,也可以用嘴巴去品尝,更可以用心去慢慢品味。
前八句写出扬州白天的美,结尾借用徐凝的两句诗,用夜色的美、月亮的美使扬州全天候的美得到升华,意在把扬州的美挥洒得更加酣畅淋漓。
整首歌曲前后一共十句话,开篇偷了李白四句,结尾又偷了徐凝两句,我这算是彻头彻尾的“文贼”了。话又说回来,还是要请大家原谅我的。写扬州的春天,我有这本事写过李白?写扬州的夜色,我能达到徐凝的高度?既然这样,请问我不偷还能咋办?
淮左名都梦里遐,
竹西佳处景中画。
此生若不去扬州,
万紫千红不算花。
附:《四季扬州》歌词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蜀冈贡春千丝柳,
九峰荷花别样秀。
天中塔下听秋风,
梅花岭上问旧友。(徐冰)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
作者小档案///
徐 冰,笔名冰狼,江苏扬州人。国学文化推宣人,企业文化策宣人,自由撰稿人,家庭教育公益人,冰狼体诗歌创始人,中诗在线诗远文学社副社长。
企业高管,扬州市邗江区服装协会副会长,扬州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职业经理人,高级经济师,品牌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