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栏编者按〕六汪镇胶河樱花艺术团,是六汪域内三大民间艺术团体之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有着较高的知名度。2025年2月20日,我来到柏乡二村,拜访了樱花艺术团业务副团长王明华。
〔王明华简介〕王明华,男,生于1952年2月,柏乡二村村民,现任六汪胶河樱花艺术团业务副团长。擅长编写农村题材小戏剧,代表作有茂腔小戏《三朝君臣品茗茶》等。给柏乡二村写过村志,用文字记录乡村的变迁。

王明华
我(采访人,下同):六汪镇樱花艺术团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王(王明华,下同):樱花艺术团是2015年10月创立的。当时,有演职员16人,来自孔家庄、栾家庄、西下泊、柏乡一村、柏乡二村、东涝庄、塔桥等村,都是具有吹拉弹唱技能的文艺爱好者。发起人是孔家庄的胡学东,他把大家组织起来,在政府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成就,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9年5月,艺术团在黄岛区行政审批部门登记注册,名称是“黄岛区胶河樱花艺术团”。

舞龙训练
我:艺术团为什么叫“樱花艺术团”呢?
王:2015年创立的时候,柏乡一带隶属胶河管理区(前身是胶河镇),域内多樱花,其主要街道柏丰路,在每年四月樱花盛开的时节,道路两侧繁花似锦,群众惯称胶河为“樱花小镇”。因此,我们成立的艺术团就叫“樱花艺术团”了。同时,寓意我们这个团体的艺术之花如樱花烂漫。
我:在日常的演艺活动中,艺术团主要有哪些节目?
王:艺术团创立之后,2015年、2016年,是我们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演出一些小型的节目,如舞龙、秧歌等,还自编自演了一些农村题材的茂腔小戏。
从2017年开始,适应群众对文化生活多元化的需要,我们除原有的节目外,排练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大型剧目,主要有《小姑贤》《墙头记》《罗衫记》《姊妹易嫁》等,每年冬天我们会重点打磨一个剧目,到各村巡回演出。除了村庄,生日庆祝现场、婚礼现场也都有我们的身影。有时候,我们也会到六汪镇以外的乡镇去演出。

演出中
我:看来,我们的演艺活动丰富多彩。那么,我们的演出获过奖吗?
王:每年七月份左右,我们都会参加区里的调演。然后,根据区里的安排,到各地去巡演。这期间,我们的一些节目获了奖,比如我们自编自演的茂腔小戏《三朝君臣品茗茶》,在区里的演出活动中,就获奖了,是演员奖。这个小戏的编剧是我。
我:您在艺术团担任什么职务呢?
王:樱花艺术团有团长、副团长。团长是胡学东先生,他是孔家庄村人,种田大户,曾担任过村主任,对文艺情有独钟。
我是业务副团长,负责创作和演出业务。
我曾经当过老师,还给柏乡二村写过村志呢,村志初稿写完后,就上交了,可能现在没有正式出版。
我:艺术团现在有多少人?
王:固定的职演员有14人,需要更多的人时,根据需要,临时安排。

痴迷的观众
我: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樱花艺术团组织了哪些演艺活动?
王:从正月初一开始,我们就在有关的社区和村庄,表演高跷、舞龙和秧歌等,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正月十四,是柏乡大集,我们到集市进行了舞龙表演。正月十五,到城里的朝阳山路,参加了全区统一组织的行进表演,演艺队伍共有22人,主要是表演了舞龙和秧歌,演出活动受到了市民的欢迎,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结束,领导登台与演职人员合影

柏乡二村英海园大白菜


(作者日月星辰,即采访人,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