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
作者 真 真
主播 一 萍
岁月轮回的细腻笔触下,二十四节气如同二十四幅精美的画卷,缓缓铺展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卷中。雨水是初春的序曲,如同一位温婉的使者,悄然站立在立春之后,为大地披上一层朦胧的轻纱,标志着季节的更迭。
在冬春交界的时节,雨水这个名字便如同一幅诗意的水墨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言不语中,道尽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人们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在古人的智慧里,“雨水”二字,是天空与大地间一场温柔的邂逅,也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信号灯。它预告着严冬的蹒跚离去,春日的轻盈到来,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广袤的天地间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在古代,雨水节气的到来,总能激发人们心中那份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人们站在田埂之上,仰望苍穹,心中默念:“春雨贵如油。”这简单的五个字,承载了多少农人对春雨的渴望与期盼。雨水,对于靠天吃饭的农耕民族而言,是生命的甘霖,是希望的种子。它不仅能够滋润干渴的土地,让沉睡的种子破土而出,更能在河流中泛起层层涟漪,为沉寂了一冬的水域带来勃勃生机。于是,雨水时节,便成了农民们心中最为神圣的时刻,他们开始忙碌起来,整理农具,筹备春耕,一年的辛勤与希望,都在这细雨蒙蒙中悄然启程。
雨水,是农耕文化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雅士以雨水为灵感,创作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他们或站在窗前,静观细雨如丝,轻拂窗棂,心中涌动着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或漫步于田野之间,感受雨滴轻落在脸颊的温柔,体会大地复苏的喜悦。在他们的笔下,雨水是自然界的一场降水,同时也是对心灵的洗礼,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古诗中不乏对雨水时节的细腻描绘。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了春雨适时而降,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的场景。又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展现了早春小雨细腻如酥,草色朦胧的美好画面。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春雨的美景,更蕴含了人们对春雨带来生机与希望的喜悦之情,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乐章。
雨水时节,是人类的一次心灵的觉醒。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像大地一样,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每一场雨水的降临,让心灵得到滋养,让生活充满希望。在春雨的洗礼下,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寻找生命的意义与美好。
雨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是季节的转换,更是心灵的触动和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这细雨绵绵的日子里,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继续前行,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让心灵在雨水的滋润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 ~~~ ~~~
作者 真真
主播 一萍
*~~~*~~~*~~~*~~~*
栏目编辑部
顾问 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杨振昆
编委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主编 曹立萍
常驻作者
毛诗奇 欧之德 杨振昆 邵春生
周艳珍 真 真 杨艳秋 李文选
张家贵 苏建华 陈怀志 高春林
王礼贵 李敦伟 杨杭澄 任恩扬
曾玉龙 高国斌 姚顺忠 龚太美
胡连勇 耿 良 阿佤一枝花
常驻主播
邓耀泽 文 鹤 燕 子 赵 文
左莉明 一 萍 汪玉丹 刘 敏
秦 芳 杨艺琳 月满西楼
本栏目是一个公益文学园地,欢迎文学爱好者投稿,投稿文章以诗词、散文、杂文、科普、故事、微小说、时事评论等原创作品为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向,不得涉及政治、宗教。拒绝低俗不雅文字,作者应对文章内容负责。若2个月后仍未发布的稿件请作者自行处理。栏目作者、主播、编辑均无稿费报酬。
来稿请注明“原创投稿”字样。
翰墨无食能养性 诗书非药可医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