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市村里话农场
方子兴
来源:诗散文研究
春风送暖,万象更新。中央一号文件颁布的前一天,我们以家庭聚会组团的方式来到“宁乡市宁家塘家庭农场”开展创作采风活动,该农场位于道林镇华鑫市村宁家塘组8号。

是农场,也是没有围墙的教室
据农场主黄老板介绍,他的农场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以150亩水稻田为基底,打造“水稻+家禽+鱼牧”立体循环模式,已尝试成功。今年计划在稻田中放养鱼或虾,形成“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生态链。黄老板也特别介绍了春种秋收之际他会特别开放场地给城市的一些孩子们来参与农耕研学体验。黄老板说:“到了春种秋收的时候,这里就是城市学生的户外教室。”


是花园,也是乡村美学课堂
黄老板的农场小院,以“四季有果、月月见花”为特色,引进国内外数百种花卉母本,然后通过自然淘汰,留下适合本土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品种。坐在院子里赏花弄草是农场日常生活的小美好,桃、李、梅、柚、桑葚、橙等刺激着四时的味蕾。黄老板亲自掌勺的“舌尖上的农场味道”与视觉上的早春百花宴相映成趣。据说,来农场做农耕体验的孩子,也经常会在这里来一堂乡村美学课堂:做拓印、种植小盆栽等。

是农业:也是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尝试
湖南蔓青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参与农场建设,打造沉浸式教育基地。这里的原生态农耕活动与相隔不远的蔓青藤三生自然教育基地的珍禽园等项目相辅相成。在日本留学归来的孩子更是学以致用,他主持的自然免耕农业的实践,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农业发展态势。他进行的各类花卉果木栽培试验,也是孩子们课本里学不到的自然科普知识。“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成为探索自然的‘小哪吒’。”蔓青藤教育负责人黄灿红介绍。同时,黄灿红还以农场的自然生态为素材,撰写了《我们的节气札记》一书。这本书用诗散文的体裁,记录了宁乡本土的节气物候现象,也自然而然的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晚上,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整体的部署。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中央政策如春风化雨,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宁家塘家庭农场能够趁着时代的东风,成为新时代的‘田园哪吒’!

作者简介:方子兴,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
编辑:张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