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迎春
汪晓东
在青砖黛瓦的缝隙间,春意已悄然萌芽。马头墙高耸,岁月静默,徽州的晨曦,带着古老的梦,轻轻拂过每一寸时光。
一
晨雾如纱,笼罩着古巷,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晨曦透过斑驳的木窗,洒在青石板上,仿佛时光从未走远。
老宅的门吱呀作响,推开了冬日的沉寂,迎接着新春的第一缕阳光。墙角的苔藓,绿得发亮,那是岁月的诗行,在徽州的土地上静静流淌。
二
溪水潺潺,绕过古村,带着山林的清新与希望。岸边的柳枝,轻轻摇曳,嫩芽初绽,似少女的发梢,在微风中轻轻荡漾。
徽州的春天,是水墨画里的梦,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每一处风景都藏着诗意。油菜花在田野里绽放,金黄一片,如梦似幻,那是大地的调色盘,在徽州的土地上,肆意挥洒。
三
古巷深处,传来阵阵锣鼓声,那是迎春的队伍,舞动着龙灯,欢庆着岁序更新。孩童们追逐嬉戏,笑声清脆,老人们坐在门前,晒着暖阳,脸上洋溢着岁月的安详。
徽州的春天,是古老的歌谣,在时光的长河里,缓缓流淌。每一座古宅,每一条小巷,都藏着岁月的故事,等待着春风,轻轻吟唱。
四
春雨如丝,润泽着徽州的土地,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徽州的春天,是温柔的诗,在山川与岁月间,静静铺展。
田野里,农人开始忙碌,播种希望,耕耘未来。徽州的土地,承载着古老的智慧,在春风的吹拂下,孕育着新的生机与梦想。
五
徽州的春天,是时光的馈赠,是岁月的温柔,是大地的诗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寸时光都藏着诗意,每一处风景都藏着希望。
当春风拂过徽州的大地,万物复苏,岁月悠长。愿在这春日的暖阳里,我们都能找到心中的故乡,在徽州的山水间,与岁月共赏这最美的时光。
汪晓东,男,汉族,笔名山岚,1962年7月27日出生于安徽潜口,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原供职徽州区政府,任三级调研员。1981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歙县教育志》编辑、徽州区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徽州区广播电视局局长,中共徽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文物管理局局长、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系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和黄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徽州区会长;黄山市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黄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多年来一直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并业余进行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累计有200多万字学术、文艺和新闻作品散见各地,有40余次获得各机构学术成果奖和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