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落青城
初次见到她,是在2018年青州残联志愿者为洪水灾区募捐的现场。她并无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身着一身花裙子,背着个包包,举止优雅,有条不紊地整理着爱心人士送来的物品,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士。
再次见到她,是时隔半月之后,在为灾区赈灾义演的晚会上。那天我们志愿者作为东夷广场活动的服务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和引导服务。她来得很早,穿着一身青色衣服,不慌不忙地干着活,只是她的眼睛很有灵性,淡定且从容,给人一种静谧之感。
因为多次一同做义工活动,我们便熟悉起来,后来加了她的微信,也知晓了她叫赵美娟。
她不善言辞,微笑的双眸宛如含苞待放的花朵,美丽且引人无限遐想。她稳重端庄的气质,仿佛能让一切安静下来。
青州是一座小城,也是一座古城,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先映照在云门山顶,而后洒在市区的高楼大厦,接着阳光如同一片片细碎的金片,铺满了古城的大街小巷。
清清的南阳河像一条碧色的绸带,束着小城的腰,在晨光中翩翩起舞。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梧桐树遮蔽了天空,一群小鸟在树枝间鸣叫嬉闹。
小城的早晨很安静,节奏慢悠悠的。赵美娟推出电动车,今天她先和丈夫去瓜市街门头上看看,再去探望孤寡残老人,她每天的日子就是这样,家、门头、做公益。
赵美娟自2015年开始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至今已快十年了,她在助残、敬老、助学等方面做出诸多奉献,仅在帮助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方面,就捐出助学善款两万多元。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她既出力又出钱,为社会捐赠价值两千元的口罩,还带着自己的一儿一女积极参加小区执勤。
2022年低保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于3月份正式启动。
赵美娟一共照顾5户低保残疾人家,每周入户服务一次,主要提供助洁、助医、助餐、助行以及精神慰藉服务,陪他们聊聊天。
东关社区的王延华老人听力一级,老伴智力也不好。
走进老人家的大门,王延华老人正在门口等候,就像盼着亲闺女回娘家,陪她聊天说话。
每次赵美娟去都会带些瓜果、蔬菜、馒头、包子、大米、八宝粥、奶、酒,还会给老人买衣服、鞋子等生活必需品,老人一家把她当作亲人。
王延华说:“闺女,咱家的石榴熟了,又大又甜,我给你留了好几个。”
“大爷,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留着你们吃吧。”
老人的感恩之心她明白,但又不好推辞,老人家是个很懂感恩的人,每次赵美娟离开时,老人都依依不舍地送出老远。
今天是另一位帮扶对象夏浩然的生日,他住在云门山街道丁店村,视力一级,今年26岁,在玲珑山南路门头房做盲人按摩。
赵美娟和同事商量好,决定给他过一个有纪念意义的生日。
她们去买了蛋糕和鲜花,还亲手包了水饺。
她们走进店里时,夏浩然正在给顾客推拿,赵美娟捧着鲜花走到他跟前说:“小夏,祝你生日快乐!”
夏浩然惊喜得合不拢嘴:“谢谢,谢谢你们。”
晚上,她们和他一起吃了饭,还陪他到南阳河畔走了走。
其实夏浩然特别盼望她们来聊聊天。
他说:“这是我今生过得最开心的一次生日,谢谢你们。”
临走的时候,这个一米八多的小伙子当时就哭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还有程凤伯、赵瑞霞、李家会等老人,赵美娟去的时候都会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推着他们出来走走玩玩,说说话聊聊天,老人们都很高兴。李家会老两口说:“这快一年了,和你有了感情,舍不得你走,给我们当女儿吧。”
“大娘,一年的关爱活动虽然快结束了,但我还会常来看望您。”
时光飞逝,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关爱照护工作即将结束,赵美娟说:“我也被他们深深打动了,感觉我们不只是尽责任,更要把他们当作亲人对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这照护一年的时间里,对我们而言既锻炼了自己,让自己成长了很多,我们也学到了很多。”
在赵美娟的带动下,她的老公、当教师的女儿以及儿子都成了志愿者。
赵美娟这些年获得了“青州好人”“青州最美志愿者”等诸多荣誉,但她依然坚守初心。
有人质疑志愿者义工是在作秀,可谁又能作秀坚持十年呢?
尤其在灾难面前,人性善与恶的一面暴露无遗,是善是恶,就像一块试金石,一试便知。
至善之人,灵魂必定会散发出无限光芒,既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为这冷漠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的温暖。
夕阳洒在南阳河上,青州大街上行人如织,她走在人海里,如一朵浪花,你不会认识她,她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上有老下有小,会哭也会笑,有忧伤也有欢乐。
人性之美,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