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栏编者按:乡村记忆之“记”和“忆”,我把它理解成记录今天,回忆过往。今日之现状,即明天之历史。2025年2月27日,沿着樱花大道,我来到位于胶河之畔的六汪镇胶河残疾人安养中心,采访了中心理事长王爱霞。〕

安养中心大门口
人物简介
王爱霞,女,生于1961年1月,六汪镇前立柱村人。曾任胶南市生资公司保管、业务员等职,2013年到胶河残疾人安养中心,现任中心理事长。

王爱霞(本栏编者摄于2025年2月27日)
访谈实录
我(采访人,下同):王理事长,您好!我先向您问明白几个名称。谈起胶河残疾人安养中心,有人称“如康家园”,这里还有个“残疾人就业中心”,这几个名称是什么关系?
王(王爱霞,下同):这几个名称,听起来比较麻烦,实际上关系不复杂。现在,我们统称“如康家园”了,可以理解为它包括了“残疾人安养中心”“残疾人就业中心”等。
我:我明白了,但有些群众还是更愿意叫“残疾人安养中心”,因为它听起来更直接。我今天还是这么提问吧。胶河残疾人安养中心是什么时候创建的?
王:是2010年10月创建的。创建时的负责人是于瑞臻,她曾担任过丰美庄村的党支部书记。
我:您是什么时候到的安养中心?当时安养中心是什么情况?
王:我是2013年到的安养中心。当时,中心正是起步阶段,全中心只住了6个残疾人。于是,我与于瑞臻同志逐村调研,基本摸清了各村残疾人状况,为搞好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现在安养中心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王:安养中心是一家集残疾人托养、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居家养老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民办非企业服务机构。业务范围经黄岛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核批准。
我:安养中心的基础设施怎么样?
王:安养中心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床位110张,可安置100人入住。现有宿舍、食堂、娱乐室、图书室、健身室等,其中的设施配套齐全。还有辅助就业的车间等。此外,室外场地宽敞,完全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
我:现在有多少管理人员?
王:管理和服务人员有11名,根据需要,配备到岗位,定岗定责。





我:现在入住中心的残疾人有多少?
王:中心托养重度智力、肢体残疾人50余名,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老人50余名。
我:中心的日常工作有哪些?
王:太多了,事无巨细都要一丝不苟。从大的方面说,有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心理支持、技能培训、就业支持、文化娱乐等。细分的话,有几十项吧。我们都有一整套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标准。
我:刚才您提到辅助性就业,现在这方面是什么状况?
王:我们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名叫“澄月圆”就业服务中心,现安置了25名残疾人就业,主要是从事适应残疾人情况的手工活,比如翻手套等。










我:近年来,安养中心获得了哪些荣誉?
王:这些荣誉,有上级政府部门授予的,有社会各界给的。
2018年,残疾人安养中心成为青岛市首家获评“AAA”级社会组织的残疾人托养机构;2021年,“澄月圆”辅助性就业中心被授予“2021年度山东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示范基地”,成为青岛市该年度仅有的2家上榜机构之一。2023年12月,安养中心又被审核获评“AAAA”级组织机构。就在最近,2025年2月,我们还获得了青岛西海岸新区2024年度“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你看,这是刚领回来的牌匾。
至于社会上给的锦旗,就不好数了。你看,墙上挂着的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和有关家庭赠送的。
我个人,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2023年,我被青岛市授予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的荣誉称号,这在西海岸新区仅此一人获此殊荣。


我:入驻中心的残疾人有标准要求吗?
王:有的。一是要享受低保待遇。二是残疾等级,视力、智力、肢体是一、二级残疾,这三种情况,具备其中之一就可以。三是年龄,16—60周岁。四是地域范围,是黄岛区的。
我:残疾人安养中心在管理和服务模式上有什么创新吗?
王:近年来,我们探索现代医疗服务与养老保障有效结合模式,与胶河卫生院共建“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机构, “两院一体”,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我:好。谢谢王理事长!






欢乐大家庭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