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昨天,在华盛顿爆发震惊世界的“白宫争吵”之后,本刊对此高度重视,特地邀请本刊特约作家张小平对此发表时评。
张小平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旅诗人,更是一位杰出的时事评论家。他毕业于国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30岁出头即担任大军区领率机关秘书处处长,是将军身边的智囊人物;40岁不到出任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主官,屡建奇功;以后又在多个领导岗位任职,经历丰富,阅历深厚。军人的职业生涯和深厚的学识奠定了他敏锐的眼光和见微知著的独特本领,更形成了他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今天,【都市头条】特刊发表张小平撰写的时事评论文章《美国“弃乌联俄胁欧抗中”棋局下中国的应对之道》,欢迎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欣赏。(299 字)
【特刊:国际时事评论】
美国“弃乌联俄胁欧抗中”棋局下
中国的应对之道
特约评论员:张小平
美国当地时间3月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谈时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此行本想争取美国对乌加入北约的支持及安全承诺,但特朗普明确拒绝,并要求乌克兰尽快与俄罗斯签署停火协议。双方因矿产资源分配、停火条件等核心问题分歧严重,会谈仅持续约50分钟便不欢而散,原定的联合发布会和午餐会被取消。
这场争吵震惊世界,也有许多人将它当成闹剧看。而我却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透了事件背后的本质:美帝正在下一盘大棋,以牺牲乌克兰为代价,形成联俄、胁欧、抗中的局面,从而彻底改变世界格局,扭转美帝日渐衰败的趋势。
面对如此汹汹,我国应该怎么办?本文重点阐述在美帝“弃乌联俄胁欧抗中”棋局下,我们的应对之道: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棋局中,美国正精心布局,试图以牺牲乌克兰为代价,达成联俄、胁欧、抗中的战略目标,从而彻底改写世界格局。这一战略背后,既有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深层诉求,也有其对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针对性回应。
美国此举有着多重战略考量。一方面,长期的俄乌冲突使得美国在欧洲的战略投入巨大,而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逐渐沦为消耗品。牺牲乌克兰,美国既能减轻自身战略负担,又能以此为筹码,拉拢俄罗斯,分化中俄紧密的战略协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向俄罗斯示好,美国试图在欧洲制造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迫使欧洲在安全问题上更加依赖美国,同时打乱欧洲自主发展的战略节奏,巩固其对欧洲的控制。而将矛头指向中国,更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的核心举措。
面对美国如此复杂且具有威胁性的战略布局,我国需保持战略定力,以坚定的立场和灵活的策略从容应对。
在外交上,我国应继续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推动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我国可凭借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良好声誉和影响力,联合国际社会中的正义力量,如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打破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同时,我国要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能源、经贸、科技等领域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巩固双方的战略互信,让美国“联俄抗中”的企图难以得逞。但在合作中,我国也需保持自身的战略自主性,避免过度依赖。
在经济领域,我国应不断强化已经构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降低美国及其盟友经济制裁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欧盟逐渐陷入困境之时,又给我国提供了战略“空窗”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是对我们政治智慧和外交策略的一次大考。此外,我国还应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在全球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在军事方面,我国要持续加强国防建设,提升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加快军事科技创新,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如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等,确保在面对外部军事威胁时有足够的战略威慑力。同时,加强军事外交,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美帝的“弃乌联俄胁欧抗中”战略虽来势汹汹,但我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他带偏了节奏,必须坚定战略自信,只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在这场国际战略博弈中化危为机,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1478字)
共 1789 字 2025 年 3 月 2 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