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二十四气节诗
文/方文山
立春
晓日犹寒冷露晨, 气清天朗净无尘。
山川渐醒青初染, 岸柳初萌色未匀。
绿草滋芽除旧夕, 红梅绽蕊报新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万像新。
雨水
沙沙细雨似清音, 春水绵绵日日阴。
杨柳碧丝垂冉冉, 梅花红粉上匀匀。
山原岭壑连天雨, 川岫峰峦接地氤。
斗转阳回天渐暖, 人间万物始呈春。
惊蛰
一声霹雳雨雷频, 众蛰冬眠各醒伸。
窝里鱼群围水草, 穴中蚁阵绕山林。
枝头黄鸟声声翠, 岭上梅花处处馨。
沃野农家耕事早, 人间无处不逢春。
春风
阴阳两气莫交争, 二月春分雨处行。
岭嶂雨来看电影, 峰恋云过听雷声。
葱葱山色连天碧, 艳艳林花向日明。
春日樑间玄鸟语, 喃喃欲似解人情。
清明
春分十五是清明, 祭扫山头拜祖茔。
风雨落花因有泪, 柳烟啼鸟自无情。
思亲儿女碑前语, 泣血杜鹃树上鸣。
苦短人生当自惜, 红尘看破莫愁生。
谷雨
清明谷雨最芬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林叶荣荣迎晓月, 桃花灼灼映朝阳。
莺歌燕语铺春景, 蝶舞蜂嗡入画廊。
又是流年三月暮, 人生莫负好春光。
立夏
斗指东南夏日长, 绿阴苒苒满庭芳。
溪边翠柳声声鸟, 亭外琼花缕缕香。
春去自随君远道, 花残不及客愁肠。
田畴麦豆渐成熟, 初夏农家耕种忙。
小满
麦秋小满夏时光, 雨骤温升日照长。
举目千山争秀色, 抬头四野赛霓裳。
黄鹂曲里榴花艳, 紫燕声中梅子香。
四月农家闲日少, 麦收秧插两头忙。
芒种
年年五月雨期长, 梅子黄时水涨江。
几日和风播早豆, 三更细雨插新秧。
王瓜煮酒南瓜绿, 大麦炊香小麦黄。
农父耕耘忙夏月, 惜时芒种好冬藏。
夏至
炎炎夏至昼时长, 五月梅天湿闷慌。
避暑亭台阴寂寂, 纳凉楼榭树苍苍。
林中绿竹尚含粉, 池上青荷始散香。
静听蝉鸣消署热, 清心还有苦瓜汤。
小暑
温风如火欲生烟, 白日炎炎小暑天。
柳绿枝柔枝冉冉, 荷红叶嫩叶田田。
莺啼百啭莲池里, 蛙鼓千声水岸边。
蟋蟀喜凉檐宇下, 苍鹰畏热上空间。
大暑
大暑炎炎似火烧, 田畴禾稻半枯焦。
浮云入水台风起, 腐草成萤雷雨飘。
岁岁三秋来后日, 年年九夏去明朝。
清心解暑青茶饮, 心态平和把扇摇。
立秋
夏暑时光若水流, 人间万物已惊秋。
临风羁旅他乡夜, 听雨浮生异客愁。
别土离乡何日尽, 逢秋落叶几时休。
寒蝉鸣泣惊心绪, 垂老如何得不忧。
处暑
残暑吹云起雨阴, 天凉已觉白藏深。
苍筤桂序千珠玉, 银杏秋时一树金。
田野气清禾黍熟, 园林夜静草虫吟。
晨闻水客知鱼性, 午见山人学鸟音。
白露
秋风露洁好时光, 日暖宵清渐渐凉。
柳瘦江波芦穗白, 荷衰月色桂花香。
衡阳路远天鹅渡, 南海途遥玄鸟翔。
白露新诗今日作, 人生如梦且徜徉。
秋分
飘然羁旅踏山行, 秋日平分气邃清。
竹影摇风风已息, 菊花带雨雨初晴。
独怜碧水蓝天色, 更喜青山绿水情。
谁与同游都物表, 谈仙论道看云生。
寒露
节逢寒露夜间长, 序属三秋早晚凉。
晓月含香银桂白, 朝阳带露菊花黄。
化蜊海岸悲群鸟, 生稻田间畏早霜。
此际他乡思故国, 心随飞雁去衡阳。
霜降
今年霜降遇重阳, 九月长空万里霜。
蛇豸重阳初蛰伏, 狐豺祭月始存藏。
菊逢冷雨花萎地, 林遇寒风叶落黄。
萧瑟秋容悲草木, 鸿鸣羁客忆家乡。
立冬
立冬风冽水冰凉, 篱上犹开紫菊香。
地冻麦田须管理, 天寒禾稻已收藏。
蟾蜍东去娥思羿, 鸿雁南归客念乡。
野雉冬来投水去, 化蜊入海自悲伤。
小雪
日暗天昏山色苍, 迎冬无雨彩虹藏。
阴阳上下双交替, 寒暑轮回两得彰。
苍宇无痕添冷气, 红云有影着寒装。
严霜万里连荒远, 小雪风呼入夜长。
大雪
积阴已久雪茫茫, 覆罩山林暮色苍。
紫菊寒侵花馥郁, 红梅冻袭气芬芳。
云鸿无影归情断, 鷃鸟不鸣去梦伤。
玉蝶纷飞邀墨客, 围炉联句入诗章。
冬至
节逢冬至日生阳, 远在扬州思故乡。
苇落风催花萎白, 菊凋霜打叶枯黄。
思亲祭祖情深远, 煮酒围炉意更长。
本想吟诗来遣兴, 诗成席散转凄凉。
小寒
小寒节在大寒边, 大地冰封三九天。
冻鹊南枝新穴筑, 霜鸿北首旧居迁。
举杯对客思来岁, 温酒围炉忆去年。
雉鸲阳回冰解日, 那时红绿满山川。
大寒
推窗一望色氤氲, 闭户围炉酒满樽。
松柏萧萧如万马, 雪风瑟瑟似千军。
冬春腊月相交替, 寒暑秋分互换存。
新岁明朝除旧律, 大寒过后待阳春。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