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辑注者简介
葛春臻,男,生于1962年5月,六汪镇前徐家庄村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山东省公安学校。国家三级高级法官。曾任胶南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局长、黄岛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岛区司法局局长等职。卸任后致力于琅琊文化的探讨和发掘。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诗词学会顾问、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擅长古典诗歌的创作,对黄岛区山川岛海、名胜古迹、风物乡情多有吟咏抒怀,创作诗词歌赋一千余首。辑注有《琅琊台诗存》《石门寺诗留》(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与赵存荣先生共同校注《镜庵诗稿》(新华出版社出版)。

葛春臻(摄于2025年2月28日)

前徐家庄街头小景(本栏编者摄于2023年5月)
《石门寺诗留》简介
石门寺,位于黄海之滨大珠山内,乃齐鲁名胜、古胶州(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名刹,因巨石“磊”型成门而得名,距今已一千余载。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重修,金代大定年间改称“玉泉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恢复大雄宝殿至今,圆通宝殿、药师殿、弥陀殿、藏经阁、石门书院等高耸巍然。

石门寺
自唐代以来,崔志远、丁耀亢、高凤翰、张谦宜等文人墨客、官宦名流纷至沓来,畅咏抒怀,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散落于茫茫史籍之中。历代先贤吟咏大珠山石门寺的诗歌,是石门寺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地方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琅琊风》杂志主编、著名文化人张国光,石门寺住持法航为《石门寺诗留》作序,法航并题词“游千年古刹,读百代名诗”。

《石门寺诗留》封面
张国光先生在“序”中指出:“琅琊邑人葛春臻氏,幼承庭训,家学先声,于古今诗文用力尤勤。退居二线之后,春臻先生以一己之身,粹然发力,经寒历暑,搜罗访求,钩沉扒梳,先有填补琅琊台文化研究空白之《琅琊台诗存》辑注问世,今又将历代文人雅士、迁人骚客、今人前贤、社会精英咏酬石门寺诗作精品汇集成书,辑录成注。盛世修史,功德无量者也!葛春臻以热诚丹心,蔚然成就琅琊文化研究的又一座丰碑!”
该书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记忆文化从书之一,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2020年12月第1版,又于2023年5月第2次印刷。全书129千字。

法航住持题词

石门寺景观

青岛西海岸图书馆外观(本栏编者摄于2025年3月6日)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