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楼。
崔颢诗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古人描写黄鹤楼的诗文很多,因而我向往黄鹤楼已久。
乙已年2月1日,即正月初三,实现游黄鹤楼之梦想。
登黄鹤楼,是我们游武汉的首选打卡地。
中午11点多,我和女儿一家抵达武汉。登记了酒店,放下了行李,首要任务就滴滴打车,马不停蹄直奔黄鹤楼。
我们打车去黄鹤楼南门,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司机总是不愿意送达南门。他说西门登黄鹤楼最近,让我们在黄鹤楼西门下车。我们信以为真。
黄鹤楼西门,确实可看到登山台阶,看起来确实挺近。但是西门封闭不能直接进入。我们只好在黄鹤楼公园的外围,由黄鹤楼东路,沿人行道步行。
边走边打听黄鹤楼南门方向,到达“天下第一楼”南门,保安却告诉我们:黄鹤楼南门只出不入,游客只能从东门进园。于是我们绕着黄鹤楼山下环行了大半圈,徒步很长时间才到黄鹤楼东门。
黄鹤楼座落在蛇山上。山不高,抬头清晰望见山上的黄鹤楼。
黄鹤楼却耸立云端,巍峨高大,好像它就是山顶;棕红色的楼体,古香古色;四面均有翘角飞檐。楼建筑威武壮观,大气磅礴。在五楼西,中间有匾额横书三个镏金大字“黄鹤楼”。看到金灿灿的楼名,我心情激动,这不就是我朝思暮想的黄鹤楼吗?
环山路上,人流如潮,多是向西而行的游人。我们与他们方向相反,他们可能是游完黄鹤楼的游客。
步行约20多分钟,到达东门游客中心。进黄鹤楼公园,要在东门入口排队。游客人山人海,估计有上万游客排队。我们夹在拥挤的游客中间,缓慢向山门台阶挪动脚步。
工作人员站在高台阶上维持秩序,管控游客流量,分批入园。每次可进入几十人。
几十分钟才进入园中。随人流,经过岳飞铜像广场。我想岳飞将军与黄鹤楼有什么故事?为何在公园里雕刻岳飞塑像?
仔细看塑像下面的简介,方知道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在武昌屯兵七年`,多次北伐。这是岳飞抗金战功卓著、成就辉煌的七年。武汉人塑造铜像是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于是我毕恭毕敬地向岳飞铜像致敬。
继续山行。可以遥望山顶的黄鹤楼,看来距离不近。沿着山道西行。经过“精忠报国”牌坊和“四季牌坊”,到达白云阁。
我们随人流,登上三层楼的白云阁。
白云阁位于黄鹤楼东景区中心,是统帅东、南、北区的标准性建筑,也是观赏楼、山、江、云彩的极佳景点。白云阁,是黄鹤楼展览馆,各层有许多名人字画。每层楼的西面与黄鹤楼遥遥相望。在白云阁的第三层楼上,可清晰平视黄鹤楼全貌。白云阁也座落在一个山顶。这里是拍照黄鹤楼的最佳位置。我们逐层瞭望黄鹤楼,并拍照纪念。
出白云阁,走段下坡路,经过“千禧钟”,下一组台阶,到达黄鹤楼广场。
抬头望见宏伟壮观的黄鹤楼,矗立眼前。我心中感慨:我们已经来到千古名楼,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
黄鹤楼,初建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早只是瞭望守戍的军事哨楼。后来经过唐、宋、元、明、清与现代,多次毁楼与建楼,所以,每个朝代黄鹤楼的模样均不一样。如今模样的黄鹤楼,是建国后修建的全新风格。
现代黄鹤楼,通高51.4米,明五层暗九层,有72几根大柱,支撑黄鹤楼。共有60个翘角飞檐,如黄鹤展翅飞翔,雄伟壮观。这座规模宏伟,形制壮观的全新黄鹤楼,获得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和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
黄鹤楼广场,也是人山人海,游客排队登楼。我们夹挤在四五人并排的队伍中,人挨人地在楼外蛇形弯道内拐来转去,缓慢蠕动。
这时恰好近距离仰望黄鹤楼外观景象。屋顶层层叠叠。鱼尾翘角飞檐,密密麻麻,但层次清晰,重叠有序,似黄鹤振翅,巍峨壮观。于是我举起手机,拍下空中的翘角飞檐的壮丽景象。
在蛇形弯道转较长时间,方走上黄鹤楼一层廊道。游客又环绕黄鹤楼四周廊道蠕动一圈。廊道挤得水泄不通。带孩子的游客,怕挤着孩子,于是把孩子架上肩头。可见像我一样,追捧黄鹤楼者何其多!
廊道四周有很粗的红色立柱,头顶高悬着大红灯笼,非常喜庆。四面大门立柱上均有黑底金字的对联,一楼与五楼的东南西北四面,共有八个匾额高悬,分别是:
五楼匾额,西面是“黄鹤楼”,东面是“楚天极目”,南面是“南维高拱”,北面是“北斗平临”。
一楼东南西北匾额分别是:“势连衡岳”“气吞云梦”“云横九派”。这些匾额提字,全部出自名人大咖之手,是历代大书法家的笔迹。
在廊道排队转圈一周,大约半小时,才走进黄鹤楼一层内。
黄鹤楼一层大厅正面墙壁,是一幅讲述黄鹤楼神话传说故事的,陶瓷壁画《白云黄鹤》。一只特大的黄鹤腾飞图,气势磅礴。用细腻的笔触,呈现人神同乐的场景。黄鹤展翅高飞,却不知飞向何处,可能就是崔颢古诗所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情景。两旁立柱有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楹联概括了黄鹤楼气势的震憾,与长江波涛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
入一层仍继续排队登楼。室内靠东墙,用栏杆围成一条稍宽通道,游客在此排队登楼。
这时大厅有工作人员喊到:“65岁以上老人,可乘电梯登楼”。然而我被夹挤在队列中间,无法退出队伍通道,去乘电梯登楼。我只能慢慢挪动脚步徒步登楼。
徒步登楼梯很累,却能在每层大厅,观看有关黄鹤楼的诗文、书法、及各种展品。还可以在各层廊道外面的平台上,瞭望远处风景,如浩浩荡荡的长江川流不息,云雾迷漫的武汉长江大桥横跨大江,还可以看到长江对岸的龟山与脚下的蛇山,隔江对峙,这就是毛主席名诗句“龟蛇锁大江”的壮观景象。黄鹤楼的文化氛围非常浓郁。
(在黄鹤楼上看到的武汉长江大桥)
因为阴天小雨,雾气蒙笼,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不十分清晰,但隐约可见武汉长江大桥的宏伟气魄,与浩瀚的长江之水汹涌澎湃。
武汉长江大桥,1954年动工,1957年建成,距今已经70年了,这座宏伟建筑,依然横跨长江之上。这就是著名的长江第一桥!当然如今武汉长江上,有大桥十多座,如我们经过的长江二桥,鹦鹉大桥等等,这些大桥,极大方便了长江两岸人民的交通。
下午5点多,我乘电梯下楼,结束黄鹤楼的参观。
尽管徒步登上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与白云阁,我感觉很累,但观赏了黄鹤楼及周围景观,鉴赏黄鹤楼文化,圆了我心愿,我收获满满。我满足了愿望,人生无憾!
202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