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鱼山·曹植·东阿
鹿清江
东阿县沿黄绵延五十七公里,不舍昼夜蜿蜒东行的黄河犹如一条金色巨龙,护佑着东阿,护佑着为东阿的发展与繁荣而日夜奋斗的东阿人。自古黄河多患险,改道决口所带来的灾难数不胜数;然而,她赐东阿以金沙沃土平畴万顷,赐东阿以田野葱茏五谷飘香,赐东阿以林木繁茂硕果满树,赐东阿以平湖美池锦鲤满塘,赐东阿以喜鹊登枝唱吉祥,赐东阿以阿胶益民济苍生,赐东阿以沿黄九品品品连乡村村兴旺。东阿因“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第”而闻名,更让其声名远播的是这里的一水一山一人——水是黄河,山是鱼山,人是曹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鱼山便是如此,其高不足百米,谈不上高耸入云,其势并不巍峨挺拔,其域并不绵延,也就八十多公顷,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抵挡住鱼山美名之众。
鱼山与五岳独尊的泰山隔黄河而相望,而连脉,坐落于东阿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黄河北岸,因其形似甲鱼,或曰古建鱼姑庙于山顶,得名鱼山;又因汉武帝所作《瓠子歌》中有“吾山平兮钜野溢”之句,又名吾山(明清之时,鱼山顶上建有“吾山书院”),使得鱼山笼罩在文化气息之中,这应该是鱼山被称为文化之山美名的由来;魏晋时鱼山之巅建有神女祠,供奉神女成公智琼,引来求福消灾者无数,成就了鱼山之神山美誉;西晋文士张华根据魏嘉平年间济北郡从事掾弦超与神女智琼在鱼山的恋情故事,写下了千古名篇《神女赋》,为鱼山又平添浓浓的神秘色彩;唐代大诗人王维登鱼山访古,作《鱼山神女祠歌》,这为鱼山成为诗歌之山增加了坚实的基石;而三国时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曹植受封东阿王,一心为民造福业绩非凡,卒后葬于鱼山西麓,曹植墓已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而后历经几十年建造起来的“鱼山曹植风景区”,已荣膺国家级4A风景区。鱼山之名,东阿之名,均凭借才高八斗的曹植之名而名扬九州远播四海。
走进鲁西旅游高地——“鱼山曹植风景区”正门,矗立着“鱼山省级地质公园”的巨大石刻,在此拍照留念是游览者的首选。
进入景区,草木蓊郁遮天隐日,山路逶迤曲径通幽。听着讲解员兴致勃勃如数家珍般的解说,在一个个景点前驻足,观瞻,凭吊;在丛林里拾级而上,站在鱼山之巅,远眺汶水与黄河交汇之景,虽不见浊浪排空之盛状,但是,目送黄河水在氤氲着诗情画意的氛围中静静地缓缓东流,你不得不为黄河综合治理的巨大成就而欣喜不已。顺山路而下,眺梵呗寺,闻梵呗神曲之韵;过穿阳洞,想象冬至阳光穿洞之妙;试仙人足,听八仙故事之奇;观大汶口文化遗址,感受五千年的社会文明史;步鱼山碑林,赏文化石刻,称颂鱼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一通通石碑静静地矗立在具有七千年人类文明史的鱼山之西麓,碑文尽是盛赞建安才子曹植的诗文绝句,悉为书法名家手书,臧克家、赵朴初、孙大石、溥杰、王希坚、苏毅然、梁步庭、马连理等文学大家、专家学者、名流政要的诗文碑刻,或苍劲,或隽永,或飘逸,分列碑林甬道两侧,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驻足于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碑刻前,思绪飞到魏晋时代,想象着惨烈的王权之争;驻足于东阿籍书画大家刘光先生的“七步成章,八斗才华”碑刻前,敬佩于曹植的敏捷神思,为其八斗之才颔首。
肃立于曹子建墓前,瞻仰着穹庐般的墓丘,缅怀其治阿之功,盛赞其为民造福之才情。来到四角重檐红墙青顶的隋碑楼前,观瞻旷世之碑刻——曹植墓碑。这是一通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建的神道碑,其甚为珍贵:碑文书法杂用,篆隶八分,结构严谨,字体奇异,笔力遒劲。通过清代大书法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曹植墓碑(即隋碑)“快刀斩阵,雄快劲者,莫若《曹子建碑》矣”的高评,足见其碑刻之地位非同一般。
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鱼山的另一方天地,在梵音洞前伫立,聆听荡涤心灵的天籁神曲;在羊茂台前冥思,仿效曹植读书之神态,体悟八斗才华之根源,口占七绝一首:
远眺鱼山悲叹起,才高八斗恨天低。
盈怀抱负难为帝,诗国王冠少有跻。
伫立于洗墨池前留影,怀想曹植之勤奋;在鱼山飞瀑前仰视,寻找那颗属于自己的星宿灿烂星光;在七步桥上踏过,慨叹人生多舛世事艰难,于是留下绝句一首:
七步桥前恭合掌,平安岛上盼良方。
流光逝水飞花去,闻梵求神一世康。
如果是你如我一样,选择秋高气爽之日来鱼山曹植风景区,当登上鱼山之巅,放眼四望,你也会发现,泰岱西麓黄河左岸,山河相依树木繁茂,沃野万顷土地平旷;当你怀着虔诚之心游历在鱼山曹植风景区之中,你也会感受到,这里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来到曹植文化的承载地而欣慰;当你在鱼山行进中听闻梵呗神曲之时,一定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的发源地点赞。
独有的灵山秀水令历代文人墨客吟诵不已,这里便是东阿县鱼山曹植风景区。
如果说这只是鱼山依托曹植而扬名,那你就错了!智慧的东阿人很会借势造势成就自己的美好——
近年来,鱼山镇凭借鱼山曹植文化之底蕴,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与聊城大学文学院合作,修缮文化大院,开设道德讲堂,并建立儒学教育基地,打造孝心示范村,传统文化在鱼山镇广大干部群众中生根发芽。在美丽乡村和小城镇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中,该镇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文化鱼山的新面貌。我们行走在镇驻地,随处可见一幅幅楹联悬挂在农户的大门两侧,走近方知这都是楹联名家为鱼山镇农家量身撰写的,由书法家书写后雕刻在木板上,作为永久性的楹联文化传承。你看红彤彤的质地金光闪闪的字:“道德诗书继世,勤劳忠孝兴家。”、“春风化雨光泽远,道德传家伟业长。”、“闻鸡起舞成勋业,跃马扬鞭见壮图。”、“财源广进平安宅,福水长流和睦家。”……大街小巷的楹联既有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也增加了小镇厚重的文化底蕴,衔接遥远的建安文学曹植文化,彰显出小镇源远流长的文脉。鱼山镇无愧于“山东省楹联文化镇”的称号。也无愧于鱼山这座文化山的名号。
不仅如此,鱼山镇党委政府紧跟国家黄河流域发展战略,积极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同心协力写好“鱼山之韵,黄河之美”的乡村振兴新诗章,充分挖掘“一山览双河”、“三鱼衔四村”、“五化携六韵”、“七步诗成章”的开发利用价值。走进建设中的渔姑芙蓉园,一万多平方的荷塘,荷风习习,荷叶田田,长虹卧波,岸柳摇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日子里,这里将成为集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成为黄河岸边鱼山脚下的又一道靓丽风景,为因地制宜开发竖起一面乡村振兴的旗帜。
不仅仅是鱼山镇抓住机遇依托曹植文化来发展自己,与之相邻的铜城街道办事处和大桥镇也已经在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演绎着靠山吃山临水吃水的故事,让山水故事更美,让乡村振兴战略惠及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你可以选择暖阳及身的秋日,约三五好友结伴而来,或骑行,或驾车,沿着黄河森林公园的百里长廊自北而南行驶观光——
此时,栾树的灯笼果实宛如云朵漂浮在郁郁葱葱的枝杪之上,一簇簇的红叶在景观树上哗啦啦作响,让原本就秋韵盎然的黄河森林公园更加迷人,你会高呼:风景这边独好!
你的第一站会选择闻名遐迩的艾山卡口。东阿一面的海拔只有75米的艾山与对面平阴的外山两山对峙,形成天然的卡口,使黄河河床在这里陡然变窄,最窄处宽度仅有275米,急速的黄河水到此被挤在狭窄的河床内,裹挟着浑浊的黄泥水,咆哮着,怒吼着,奔腾着,形成一个不是壶口却胜似壶口的壮观景观,我曾用“河峡金瀑”来形容它的壮美,也有东阿文化名士刘玉新先生的“秋观浪涌冬观冰,艾山脚下锁蛟龙”之赞。
东阿县地处黄河下游,属于平原地区,“地上河”“悬河”是下游黄河的特征。每到夏季雨水频降的汛期,智慧而刚强的东阿人民日日夜夜坚守黄河大堤,一寸一寸地排查,确保黄河安全。驻足黄河洪水位前,一串串数字赫然醒目:1958年,最大流量12600立方米每秒,远超11000立方米每秒设防的警戒线,相应水位41.8米(85黄海高程),为历史最高洪水位。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洪水期间,艾山站洪峰最大流量537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0.25米,黄河聊城段平稳度汛。这要归功于2002年实施的调水调沙,归功于小浪底水利工程,这是人民治黄的卓越功绩。
为了黄河的长治久安、岁岁安澜,一代又一代的黄河河务人在这里坚守着,坚守着“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初心,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使命,齐心协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与黄河水患博弈着,斗争着,让自古多水患的黄河终于成为了今天的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当你驻足大禹雕塑前,缅怀着东阿人民与黄河水患斗争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心中必将油然而生无限敬仰之情。
来势汹汹的滔滔黄河水,在绵延百余里的东阿县境,留下的是黄沙淤泥,留下的是保卫黄河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今的艾山卡口已经建成黄河地理标志性公园——东阿黄河风景区,来此游览参观以及举办实践活动者络绎不绝,把东阿人民建设黄河保护黄河的故事传颂到五湖四海。
平平展展的沥青路是借助黄河大堤所建,沿途散布着一颗颗明珠,它们就是“沿黄九品品品连乡”村村兴旺的一座座村庄。
你被引领进游访的第二站郭口村。郭口村是东阿县的东部桥头堡,是“幸福河畔和美乡村”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重点打造的样板村,“沿黄九品·品品连乡”之“苹平安安”主题村。村里建起了“郭口生态园”,“农郭菜园”观光廊道让你大开眼界,一方方的畦田,韭菜、萝卜、大白菜郁郁葱葱,白菜叶韭菜叶和新生的麦苗尖上顶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逗得你竞相拍照。
你信步徜徉于郭口村平坦宽阔的街道,被沿街的特色乡村宣传画所吸引,被“四季不止诗和远方,还有朴素的草木”的美好意境所陶醉;你漫步于芳华堤,感受着“二十四节气雕塑”营造的无限风光,折服于“微风很甜阳光很暖”“保持热爱奔赴山海”的美好创意……
你从“林下别苑”悠然走过,沿着平坦的田间混凝土道路,一路惊叹随风摇曳的麦苗葱绿喜人,一面畅想着郭庄苹果的甘甜脆爽。
这一切得益于国家黄河综合治理发展战略,得益于乡村振兴建设美好乡村战略。郭口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推动下,流转土地960亩,其中280亩用来发展苹果、葡萄等果品种植,既推动了土地规模连片经营,规范种植,又实现了多方效益明显提升、群众收益明显提升、土地利用率明显提升的“三提升”效果,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攀升。
你会情不自禁地抚摸着红彤彤的红富士苹果,称赞着果农的勤劳和智慧,为产业致富而拍手叫好;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冰糖心的红富士苹果,会从嘴巴一直甜到心里头,那叫一个美啊!当你问及苹果为什么这么甜时,果农们会自豪地说,一是灌溉黄河水,二是给果树上豆饼,不使用化肥。你会感慨不已,怪不得这里的苹果甘甜如蜜,怪不得苹果树下这么多慕名而来的采摘人,怪不得果农们脸上一直挂着甜甜的笑!
除了这大片的苹果园和绿叶间闪烁的红富士苹果,郭口村还栽种了400多棵柿子树。暮秋时节,柿子成熟了,一簇簇柿子悬挂在枝上,炫耀着它的金光,你热切地望着这些金疙瘩,体会着果农们赋予它的“万事如意”的美好寓意,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感,真心地为淳朴善良的果农们的勤劳和智慧点赞!
赋诗赞之:
鹊舞清风蝶吻花,眸巡菜圃访农家。
平宽巷陌无荒草,敞亮门庭植美桠。
嫩韭葱茏千垄涨,红苹馥郁万枝嘉。
沿黄九品乡村秀,致富增收百姓夸。
郭口村在乡村振兴产业调整中走在了全县的前列,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先后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省美丽庭院示范村”、“省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村”等荣誉称号,是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继续驱车行驶在黄河金堤,秋月梨的红字招牌一个接着一个,摊位上整齐地堆放着黄金梨大苹果红枣山楂甜柿子,还有沙土地里的特产地瓜和花生。摊位前有停车购买的游客,也有骑自行车的休闲一族。摊主人笑眯眯地称着果子,选购了心仪的果子的人爽快地扫码付钱。我想你也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购买这甜蜜一般的乡村特产!
说到“沿黄九品·品品连乡”,必不可少的是铜城街道的艾山村。这将是你非常惬意的观光地。东阿县在此打造了集艾草体验、牡丹观光、黄河文化、传统民宿于一体的艾山风景区,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此观赏牡丹芍药,体验艾草和牡丹精油的神奇功效。如今,艾山村已成为“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随着多业态的引入,艾山村的文旅融合发展的势头强劲,逐步成为了旅行团、研学团、骑行团目的地。你走在艾山老街新路上,徜徉于民宿和体验馆之间,熏陶于艾草的芳香之中,听着熟悉而亲切的老土话,不禁感慨,昔日的穷山村摇身一变成为全省景区化村庄。因此,我要送上我曾为之写的赞美诗篇:
福临艾山
自古黄河多患险,金沙水润惠平川。
葱茏柳蔓随风舞,烂漫梅园惹蝶翩。
月季蔷薇桃蕊俏,樱珠菡萏鲤鱼鲜。
牡丹芍药芳盈树,画卷诗词赞誉宣。
当你随着我的引导游览了黄河森林廊道,游览了沿黄九品的典型村庄,游览了文化乡镇鱼山镇,游览了鱼山曹植风景区,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写下赞美篇章——
泰岱西邻,土沃阡平,植栽桃杏脆梨三万亩,果硕汁多,爽甜可口,香飘四野。
黄河左岸,池宽沼阔,滋养甲鲢红鲤九千塘,鱼肥腴嫩,鲜美怡人,誉载神州。
等到春天四五月间,艾山的万亩牡丹花芬芳吐秀之时,你在参加了以花为媒盛邀天下的盛会之时,一定会书写出大美东阿的更加壮丽的画卷!
——这就是福泽一方的黄河,这就是底蕴深厚的文化鱼山,这就是千年不朽的曹植文化,这就是奋进中的越来越美的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