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老年生活的一点感悟
作者:骆忠学
主播:雅韵
人皆有老。人人都希望晚年幸福。老年是一段年华,又是难得的宝贵年龄。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体会。我对老年生活的一点感悟,是自己70多年来用人生坎坷曲折的经历获取的,始终伴随着老年岁月的清欢。
岁月里,冷暖流转;方寸间,变化万千。人生在世,健康是本,平安是福,功德是寿,知足是富,适情是贵;世事如流水,红尘似一梦,对错皆过往,输赢是经历,体健才是限量的奢侈品。要珍惜老本、老伴、老窩、老友,不忘人恩,不议人非,不计人怨,不炫己长,固本添智,无愧于心。老了,每天的走路,只在过程,不全在锻炼;与朋友相聚,只为高兴,不在意吃饭;读书看报,只为知识,不在意孤独;撰文练笔,只为快乐,不在意出彩。保持正心笃志、崇德向善、宁静慈怀、豁达宽容、持恒守泰、随遇而安的心境,少言少事甭折腾,做到心怡、心静、心善、心安、心宽、心诚、心纯、心正。

“老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己70岁以后的日子是“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春看花,夏看绿,秋看月,冬看雪,往事不缠,心向清欢。生活内容简单:飯,不在乎精细,能吃饱就好;茶,不在乎品牌,能喝就好;床,不在乎厂家,能睡就好。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想张扬什么,只为低调、自在、随缘、适意的每一天。况且口袋有点钱,手中有本书,杯中有热茶。想动,就走出家门这里转转,那里看看;想静,就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想吃,就动手弄几样小菜尝尝;想喝,就呡上几口酒水品品。偶尔,相邀几位挚友聚聚,或结伴出游,或访亲问故,或交流生活乐趣,用心营造一种随缘的生活和一种诗意的宽松与恬淡的境界。
人生滋味,情最浓;世间繁华,淡最真。“淡”只有经历了人生酸辣苦甜咸的老者,才知道它的可贵。如苏东坡诗云:“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劳累了多半生,辛苦了多半生,贡献了多半生,到了古稀年龄,已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衰老已是不可逆转且又下行的曲线,只是奢望轻松愉悦,自在悠闲,舒适清淡,行己所爱,爱己所行,以获得一种超然的满足感和陶醉感。
老了,活的其实已不是日子一一饭见吃就饱,路见走就累,觉见睡就醒,酒见喝脸红,主要活的是“德行”。人们常说的“德为本”“德润身,仁者寿”“德齿并茂”……也是此理。老了,不固执,不自卑,不闲着,勿跌、勿噎、勿劳累。和其他人群一样,需要理解,需要慰藉,需要温暖,需要交流,需要尊严,而不是被冷漠、被歧视、被羞辱。到了我这个年龄,活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好有质量的每一天;新衣鲜帽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孙有孝心;口袋里有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觉知足幸福是关键。晚年幸福已与钱财、地位、子女多少关系不大。不明白此理,你会纠结郁闷,明白了你就是神仙;不明白你会怨天尤人,明白了你就会和阳光相拥,与美好同行,以如常为喜,以如愿为安。

“老者安之”,自古是治国之道,也是老年人普遍的期望。现今时代的老年人要融入快速发展着的社会,以自己应有的气派、气度、气魄、气质为人间烟火增添新的精彩故事,为太平盛世送上一缕阳光、一滴清露、一个加油的掌声。但愿老年朋友们,人人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作者简介 :

骆忠学,长安区人社局退休干部,曾为《陕西老年报》特约记者,西安市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
诵读:

雅韵:来自北京朗诵爱好者,全民官方诵读导师,兼多家平台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