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该忘记!
(三)
临江仙·颂杨增新
瀚海孤旌擎落日,
危楼独补金瓯。
昆仑肝胆照清秋。
弈枰收万马,
铁索镇千州*。
桑陌连云驼印远,
弦歌重译鸿庥*。
炊烟十万护民筹*。
金山阿尔泰,
犹忆旧貂裘。
注:杨增新,1864 年生于云南蒙自,清末民初政治家。光绪十五年中进士,在甘肃任职多年。1909 年赴新疆,历任多职。1912 年任新疆都督兼民政长。他治理新疆17年,是反对疆独第一人,严禁国外宗教人员传教,严厉打击 “双泛” 思想传播。期间还成功收回阿勒泰地区。在抵抗外侵、保持新疆统一、澄清吏治、改善民生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1928年7月7日,杨增新在其创办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被刺杀,年64岁。时值“全省人民巷哭野祭,女人孺子亦相向而哭"。其灵枢离开乌鲁木齐时,5万市民挥泪静送。*铁索镇千州:指杨增新"铁锁封疆"政策;*重译鸿庥:指其创办俄文法政学堂、推动多语种教育;*炊烟十万:指其主政期间新疆人口从百万增至三百万的史实。词依《钦定词谱》贺铸体。
简析:上阙起笔 “瀚海孤旌落日,危楼独补金瓯”,勾勒西北边塞的苍凉与局势危急,凸显杨增新力挽狂澜守护国土。“昆仑肝胆照清秋” 以昆仑赞其赤诚坚毅。“亦枰收万马,铁索镇千州”,把复杂局势比作棋局,又以铁索锁千州,尽显其掌控全局的智慧与稳定新疆的强硬。下阙“桑陌连云驼印远” 绘出新疆民生安稳、农业发展之景。“弦歌重译鸿就” 体现他推动文化教育与民族交流。“炊烟十万护民筹” 强调其为百姓殚精竭虑。末句借对金山地区的怀念,表达对杨增新守疆功绩的铭记与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