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大采风艺品城讯
卫建忠 薛学拾
近日,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与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共聚一堂,对徐维良先生的篆书佳作——李贺《古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赏析与解读。
一、释文概览及背景探析
李贺,唐代诗坛之璀璨明星,其笔下之竹,别具风韵。其中,《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之第四首《古竹》,更是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之人的广泛赞誉。徐维良先生以篆书之笔触,将这首经典之作重新演绎,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约作于唐元和九年(814年)春,时李贺正任奉礼郎,却因病辞归昌谷。家道中落,仕途坎坷,李贺以竹自喻,抒发了对身世遭遇的无限感慨。
二、诗句精解与篆书韵味
“古竹老梢惹碧云”
徐维良先生以篆书之古朴笔触,勾勒出古竹之苍劲与挺拔。竹梢高耸入云,仿佛与碧空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高洁不屈的气节。篆书之线条流畅而有力,如同古竹之茎脉,蕴含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茂陵归卧叹清贫”
此句借司马相如“茂陵归卧”之典故,寓李贺自身之境遇。徐维良先生以篆书之沉稳内敛,将李贺失意归家、卧病在床、哀叹清贫的无奈与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篆书之字体厚重而稳健,如同李贺之内心之沉重与坚韧。
“风吹千亩迎雨啸”
狂风吹过千亩竹林,竹林在风雨中发出呼啸之声,场面壮阔而震撼。徐维良先生以篆书之奔放笔触,将这一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篆书之线条在此句中显得尤为生动有力,如同风雨中的竹林,摇曳生姿,气势磅礴。
“鸟重一枝入酒樽”
天晴时,小鸟栖息在竹枝上,这一静谧场景被映入酒杯之中。徐维良先生以篆书之细腻柔美,将这一画面刻画得入木三分。篆书之字体在此句中显得尤为温婉可人,如同小鸟之轻盈与安详,给人带来一种宁静与慰藉。
三、诗歌特色与篆书艺术融合
借物抒情,意境深远
李贺借古竹自喻,抒发仕途失意、生活清贫之感慨。徐维良先生以篆书之艺术语言,将这一情感表达得更为深邃。篆书之古朴与典雅,与李贺之身世遭遇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境丰富,层次分明
诗中既有宏大开阔之景,又有细腻入微之境。徐维良先生以篆书之笔触,将这两种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篆书之线条既有力拔山河之势,又有细腻入微之巧,使得整幅作品层次分明,意境丰富。
用典巧妙,文化内涵深厚
李贺运用司马相如之典故,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境遇。徐维良先生以篆书之形式,将这一典故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篆书之沉稳与内敛,与典故之深邃相互映衬,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徐维良先生的篆书作品《古竹》不仅是一件书法艺术之佳作,更是一件蕴含深厚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艺术珍品。
它以其独特之艺术语言,再现了李贺诗中之雄浑意境与深邃情感;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篆书艺术之无穷魅力与深远影响。观赏此作,如同穿越时空,与李贺共赏那千亩竹林之壮美,共叹那身世遭遇之无奈。
艺品城管委会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并决定将签约书法家徐维良作品列入艺品城团购样品库,作为首选艺术品进行推广宣传。同时,艺品城管委会也欢迎其他签约艺术家主动联系,预约名家名作专访、原创代表作赏析等活动。友情提示:请签约艺术家自备简历资料、代表作样品、学术资历及专业证书、媒体推宣资料、作品询价表等,与访谈品鉴热线:18310977197对接,以便更好地展示您的艺术风采和作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