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槐》
文/朱春水
岿然屹天地,
千年槐香气。
多少故事时光里,
今朝与君期。
铮铮铁骨干,
无惧风雨袭。
冬去春来换新枝,
树神佑福寺。
——2025年03月16日随喜赞叹。
诗评:《咏古槐》的文化韵味与提升方向
一、主题与意象:古槐的坚韧与文化寓意
这两首绝句以“古槐”为核心意象,展现出丰富的内涵。首句“岿然屹天地”,生动地描绘出古槐高耸入云、扎根大地的雄伟姿态,彰显出它历经千年风雨的坚韧不拔。“千年槐香气”则从嗅觉的角度,暗示了古槐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铮铮铁骨干”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古槐的枝干比作铁骨,突出其刚硬不屈的特质,与“无惧风雨袭”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古槐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形象。诗的结尾“树神佑福寺”,将古槐与寺庙联系起来,赋予了它神圣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守护一方的文化符号。
二、语言风格:质朴与诗性的融合
诗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例如“多少故事时光里,今朝与君期”,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古槐作为历史见证者,等待与人们交流对话的情感。然而,这种质朴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像“换新枝”这样的表述过于口语化,缺乏诗意。可以考虑用“翠幄重”等更具画面感的词汇来替换,增加诗句的美感。
三、结构与韵律:工整中的不足
两首绝句在结构上较为工整,但在韵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首的韵脚“地”“气”“期”在普通话中并不押韵,这可能是由于方言或者押韵规则不同导致的。如果按照《平水韵》来评判,这种不押韵的情况会影响整首诗的韵律美。第二首的“袭”“枝”“寺”同样不符合平仄规范,读起来节奏感不强。建议作者参考《中华新韵》来调整韵脚,使诗歌的韵律更加和谐。
四、意境拓展:从自然到人文的升华
诗中对古槐的描写主要集中在自然属性和外在形态上,如“铁骨干”“换新枝”等,缺乏对其内在精神和人文价值的深入挖掘。可以借鉴杜甫“古柏生云际”的写法,将古槐与历史人物或事件相结合,增加诗的历史厚重感。例如“曾荫东坡笠”这样的表述,既点明了古槐的历史,又丰富了诗的文化内涵。
结语
朱春水的《咏古槐》以古槐为载体,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之情。诗中所蕴含的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在语言的凝练度、韵律的严谨性以及意境的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期待作者在未来的创作中,能够更加注重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创作出更具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