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享与春分》
配文/周中金
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退役军人
春分至,阴阳半。友人柯善北从微友群中发来《春享图》,画中墨色未淡,江南烟雨已洇透纸背。晨起推窗,武汉汉阳的楼群正披着薄雾,钢筋铁骨间竟生出一截截新绿,恍若天地将半斛春色泼向人间。
我踏着未散的泥香穿行于街巷,衣襟尚沾着鄂东武穴的菜籽花香。白玉兰踮起脚尖吻上二十七层的阳台,樟树籽簌簌跌进孩童掌心,化作咯咯的笑。风从长江来,裁开柳絮作信笺,写满“不厌”二字——春不厌迟,花不厌繁,人不厌这片刻的停驻。
忽闻手机轻震,原是柯公于武昌中南路的车流间隙发来美图。这位《中华建设》杂志社长,在都市脉搏最喧嚣处,以一幅《春享图》劈开尘雾。画角钤“北读”小印,恰似一枚时光的钥匙:春分是昼夜平分的秤,一头悬着霓虹的锐光,一头坠着山野的流莺。我站在天平中央,看楼影与枝蔓在暮色中相拥,恍然悟得:所谓春享,不过是捧住光阴裂缝里漏下的碎金。
归途海棠雨细,染衣成诗。小区环道上的玉兰盏盛满月光,翠色从水泥缝中挣出,与柯公画里的墨痕遥相唱和。此刻方知,昨日挟泥带香疾行百里,原是为赴这场春分的相约——
一半春色浇灌了退役老兵的铁骨,
一半春色滋养了城建人的柔肠。
月升时,楚天澄澈如洗。钢筋丛林里,地气正悄然游走,似在回应那亘古箴言:愿所有美好,如春分般不偏不倚,恰逢其时。
——癸卯年仲春于汉阳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