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云湖千古情
——读赵志超先生新著《云湖钩沉•故园》有感
陈 翔
湘潭作家赵志超新著《云湖钩沉•故园》,最近已由河北音像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读后,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满满的乡愁味。引用“物产撷英”及“一年四季”来打个比方:犹如春天里喝上一杯清风明前茶,甜润回甘、唇齿留香;犹如夏天里吃上一块烟山麒麟瓜,清热除烦、解暑生津;犹如秋天里品上一碗湘潭寸三莲,静心降燥、粉糯绵甜;犹如冬天里酌上一杯云湖米酒,温暖如初、一见如故。
这是一本记载乡土风情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自己在地方的任职经历时说:“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历史掌故、民俗风情、名流贤达、农事家常,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谓‘开卷有益’。”读《云湖钩沉•故园》,即可用“开卷有益”来形容。因为这就是一部记载得很全面、剖析得很全面、且不局限于哪一年、哪一代、哪一点的“百科全书”。看一看“山水清音”中的涟水、云湖水、渣瀃坝,走一走“虹桥遗梦”中的功德桥、爱国桥、通湖桥,寻一寻“胜迹寻幽”中的银田寺、灵官庙、云峰庵,逛一逛“银河帆影”中的韶山灌区及楠竹长虹、云湖天河、石牛横渡......你会感觉心旷神怡,美不胜收。通过此书,你可详细了解云湖桥这个莲城宝地的历史底蕴和乡土风情。
这是一本承载浓浓乡愁的游子笔记。故园旧景常入梦,最难割舍是乡愁。无论是封面8张照片,还是《王闿运与王门弟子》等画作,《贺湘绮楼诗社换届》等诗词,《道不尽的云湖桥》自序,正文的9个单元,以及附录(诗综、词萃)、后记等,洋洋洒洒30万字,收录百余张图片,可谓蔚为壮现;字里行间,亦可深切感受到作者赵志超先生浓浓的家乡情结。收集这么丰富的素材、创作这么齐全的作品、提炼这么生动的文字,无疑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体现了对家乡的一片深情。一个作家专为一个乡镇写作一本乡土读物,这在湘潭并不多见,在云湖桥尚属首次。撰写、出版《云湖钩沉•故园》,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云湖桥、看懂云湖桥,恰恰是游子对家乡最大也是最好的回报。
赵志超在云湖桥王冠兰堂(右四)调研
这是一本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乡村要振兴,文化须先行。《云湖钩沉•故园》正是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其实践要求并结合云湖桥实际进行地创造性转化。此书的出版,旨在让读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贡献地方智慧和力量,也将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湘潭样板打造提供精神动力和工作指引。
赵志超(左六)偕文艺家在银田寺采风
《云湖钩沉•故园》正式面世了,令人欣慰。作者的桑梓情怀值得敬佩,读者们将会记住他的名字;一代又一代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将永远流淌在云湖河畔。
(作系系湘潭市雨湖区委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