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简评《云湖钩沉·故园》
朱 达
2024年9月份,赵志超先生《云湖钩沉》一书初稿已成,全书近30万字。受先生嘱托,我参与校对,幸甚至哉。金秋九月,温润的阳光正渐渐收敛炎热的炙感,这份沉甸甸的文稿呈现在我的案头,蕴藏着收获的气息。
《易经·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这是“钩沉”一词的发源。所谓钩沉,大抵意思是挖掘、搜集资料,探寻义理,也衍生出钻研治学的意义。云湖钩沉,既是对云湖桥这片故园热土史料的挖掘搜集,也是赵志超先生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2025年3月19日,赵志超(右三)等陪同王闿运玄孙王子容(右四)在云湖桥湘绮楼遗址调研。
“湘中灵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因其人文璀璨,深刻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长久以来,我们往往执着于站在宏观叙事的维度探寻这座城市的历史肌理。但是历史的森林,有着许多的树木,更有着无数的枝叶脉络。赵志超先生多年以来深耕地方史志研究,博物洽闻,积淀深厚,曾撰著《湘潭人物皕咏》《湘潭风物皕咏》,此次着墨于湘中明珠、魅力古镇——云湖桥,更是胸有丘壑,精雕细琢。该书九大篇章,人文地理、风物特产、历史掌故,一应俱全,贯穿古今,可谓亮点纷呈。全书脉络清晰,层次丰富,读来可见烟云缭绕,山水灵秀,使掩藏在历史纷纭里的人和事拂去尘埃,再次生动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让我们对云湖桥这片土地有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认知,也使我们可以从更精细的视角窥探这座古镇的历史画卷。这张画卷铺展开来,犹如清越的钟声,更能与湘潭这座城市,与湖湘文化产生激荡的共鸣,形成呼应有致的历史回响。云湖一镇之历史,犹如“小鲜”之于“大国”,犹如“一斑”之于“全豹”,血脉相连,水乳交融。
2024年9月1日,赵志超(左)在云湖桥移风王氏祠堂遗址调研。
在自序《道不尽的云湖桥》中,赵志超先生写道,“这些从历史深处走出来的物与人,具有抵御时间冲刷的坚强力量,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战胜时间,走进现实,走向未来”。涟水溶溶,云湖悠悠,《云湖钩沉.故园》一书不仅流露出赵志超先生对故土的深情和热爱,更体现着赵志超先生博越的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感。我们必须感谢赵志超先生,他在历史厚重的矿脉之中艰辛挖掘,精心雕篆,使云湖桥镇这块美玉熠熠生辉,跃现眼前。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文史财富啊!
2022年9月18日,朱达(右)与《云湖钩沉·故园》作者赵志超(中)及画家梁山中合影。
作者简介:朱达,80后,现任湘潭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园支部书记,湘潭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