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神州大美河山
诗/廖尚光
(一)黄河
彩河源自白云巅,育众苍生亿万千。
乳色浑流奔不尽,倾怀奉献暖尘缘。
(二)南水北调
南水北输润北疆,宏程伟业助兴邦。
惊瞻奇迹难相信,天佑中华意气昂。
(三)中国天眼
巨锅傲立贵州山,探秘星河浩渺间。
洞察神奇环宇事,遥寻异域可居天。
(四)织金洞
喀斯特貌冠天下,溶洞称尊在贵州。
胜景观完休觅洞,世间此景韵奇幽。
(五)上海
外滩耸峙入云楼,无数英贤此地留。
往昔争雄多故事,今朝奋勇竞风流。
(六)北京
天下中枢在北京 ,群贤聚会议图宏。
共商国事兴邦业,阅尽沧桑看故宫。
(七)天津
濒临渤海历兵戈,外寇侵凌陷旧窝。
岁月沧桑终解放,如今黎庶乐欢歌。
(八)苏州
姑苏胜处园林秀,潋滟湖光映古城。
媲美天堂佳景妙,常游此地驻春情。
(九)广州
鸦片硝烟战祸生,群雄御敌展豪情。
今时强盛威名振,威慑西方百万兵。
(十)珠海
此城净美世人称,航展声名传世腾。
胜境宜居延寿享,观光旅客趣超兴。
(十一)香港
昔遭外虏久强占,大厦摩天密似林。
世界金融交易畅,繁华变旺梦如神。
(十二)澳门
赌城盛誉早传名,小小边陲昔受狞。
劝诫输赢皆淡定,且怀家国故园情。
(十三)海南岛
昔为荒僻流迁岛,今遍葱茏旅业兴。
巨变惊天华夏振,高擎箭塔火箭升。
撰写于乙巳年3月24日
诗评
《畅游神州大美河山》组诗品鉴
《畅游神州大美河山》这组诗,由十三首七言绝句构成,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壮美画卷,将中华大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以及时代的发展变迁尽收其中。作者廖尚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赋予了传统绝句以全新的生命力,既传承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洋溢着新时代的蓬勃气息。
一、时空交织的壮美长卷
这组诗从黄河那“源自白云巅”的雄浑开篇,到海南岛“高擎箭塔火箭升”的现代壮举收尾,跨越了漫长的时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乳色浑流”滋养了华夏大地的亿万万子民,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而“中国天眼”这一现代科技的奇迹,宛如一只巨大的眼睛,凝视着浩瀚星河,探寻着宇宙的奥秘,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科技领域的伟大突破。
在地理空间上,诗人的笔触从北方的黄河、北京,到南方的广州、珠海;从东部的上海、天津,到西部的贵州、澳门,几乎涵盖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景观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如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昌盛,澳门赌城的独特风情等。
二、刚柔并济的诗歌风格
诗人将军人的豪迈与文人的细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南水北调》中,“宏程伟业助兴邦”一句,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国家工程的伟大,体现了军人的豪迈气概;而“倾怀奉献暖尘缘”则以温柔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流露出文人的细腻情感。
在语言运用上,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巨锅傲立贵州山”将“中国天眼”比作一口巨大的锅,形象地描绘出其雄伟的姿态;“潋滟湖光映古城”则用“潋滟”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苏州湖光山色的美丽。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如“鸦片硝烟战祸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三、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这组诗在形式上严格遵循七言绝句的格律,平仄相间,对仗工整。然而,在内容上却大胆创新,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如“中国天眼”“南水北调”等现代工程,以及“火箭升”“金融交易”等现代科技和经济现象,都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诗人通过对传统意象的重新诠释,赋予了它们新的时代内涵。黄河不再仅仅是一条自然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苏州园林也不再只是一处旅游景点,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得诗歌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时代气息。
四、深刻的思想内涵
这组诗不仅是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歌颂。诗人通过对各地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勇敢。如“共商国事兴邦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进;“威慑西方百万兵”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和自信。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在《天津》中,“外寇侵凌陷旧窝”一句,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如今黎庶乐欢歌”则描绘了和平时期人民的幸福生活。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
五、组诗的整体价值
《畅游神州大美河山》组诗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中华大地的壮美画卷。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的生动教材。
诗人通过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创新运用,成功地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题材相结合,为传统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组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敏锐洞察。
总之,这组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中华大地的美丽与神奇,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