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汉阳建筑与樱花中穿行》
作者: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读:云中鹤
乙巳年春分之后,我于汉阳小居数日。晨雾未散时,便携手机行至龟山北麓,看樱花与青瓦在晨光中悄然苏醒。粉白的花浪掠过百年建筑的飞檐,恍若时光的浪花拍打着历史的堤岸。
一、青砖黛瓦间的时光切片
新安书院的砖缝里,野樱正吐出新芽。我举起手机定格这瞬间——雕花门楣与嫩蕊在镜头中叠印,"慎思明辨"的匾额被斜切的阳光镀上金边。忽有汉服少女执卷而过,发间樱花与游廊彩绘相映成趣,让我想起三十年前在工地测绘时,常遇见的老匠人手持蓝图的模样。
二、古琴台前的声景蒙太奇
月湖畔的樱花云里,古琴台飞檐若隐若现。伯牙摔琴处的青石被花瓣覆盖,我调成慢门模式,让飘落的樱瓣在画面中化作流动的光斑。恰有琴师抚奏《流水》,七弦震颤惊起栖樱如雪,我迅速切换视频模式,将音波与花浪的同心圆收进镜头。有老者即兴拉起二胡,两种乐声在湖面碰撞,让我想起在部队时,军号与晨钟交织的黎明。
三、数字时代的樱花诗学
晴川阁下,无人机群正穿越樱花林海。00后摄影师专注操作设备,电子屏参数与禹碑铭文在我手机里形成奇妙对话。穿旗袍的银发奶奶们举着自拍杆,将樱花与长江大桥框入同一画面。我打开修图软件,给照片加上"古今对话"的滤镜,忽然明白:这些粉白的精灵,原是城市记忆的二维码,扫码即可读取时空密码。
四、锈蚀齿轮上的生命礼赞
汉阳铁厂旧址的樱花最震撼。我蹲下身,用微距镜头捕捉铸铁车床裂缝中的花蕊——锈蚀的齿轮与柔嫩的花瓣在画面里达成和解。暮色中,光影秀将虚拟樱花投射在烟囱上,我调高感光度,记录下真实落英与数字花瓣共舞的瞬间。穿工装的年轻人支起画板,让蒸汽锤与5G塔在樱花中重逢,这场景让我想起转业那年,亲手将旧营房改造成文化创意园的时光。
五、暮鼓声里的时空织机
归元禅寺的青铜香炉旁,最后一瓣樱花坠落。我将镜头对准扫地僧人的扫帚,忽然听见三种声响在青砖上叠合:僧袍拂过石阶的沙沙声、三十年前工地铁锹碰击的脆响、此刻手机快门的咔嗒声。檐角铜铃与电子钟表各自丈量时间,而樱花以七日花期,教会我们在刹那中触摸永恒。
六、流动的时空琥珀
归程时,龟山电视塔的激光刺破樱云。我摇下车窗,任樱花飘进车内,其中一瓣恰好落在手机屏保上——那是三十年前我穿着军装在汉阳门的留影。游轮汽笛惊起群鸟,振翅声里樱花如雨纷扬,有几瓣粘在轻轨车窗上,随都市脉动奔向远方。
暮色中的汉阳,建筑是凝固的诗行,樱花是流动的标点。而我,一个退役军人的城市建设退休老人,用手机镜头编织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时空锦缎。当轻轨穿越长江大桥时,江面倒映着樱花与霓虹交织的光影,恍若历史与未来在此刻深情相拥。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