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
马占福,青海省大通县塔尔镇河州村人,回族,生于1966年5月。他家共有7口人,年迈多病的父母,兄妹五人,他是老三,上有两个哥哥,下有弟弟妹妹。1983年,他正上高中,这时,中越边境不断传来白眼狼之国经常骚扰侵犯我疆土,打死打伤我边境军民的消息,年方弱冠的他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投笔从戎,成了兰州军区47军139师417团2营4连1斑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立志保卫伟大的祖国。因他个头矮小体质较弱,才一米六,为了克服这点不足,在新兵训练时,别人对一个科目训练一至二遍,他都要训练八至十遍,把身体训练的格外强壮,技巧掌握的十分到位。因此,连长每次外出执行任务,都要点名带上他,他都圆满地完成任务。
1986年,马占福所在的139师被调往老山前线参战。马占福所在连队的任务就是收复167高地。167高地本属我国一疆山,被越军侵占之后,越军利用这山势险恶山洞颇多易守难攻之势,在其大修工事,屯兵一个连兵力进行防守,并不时公然真枪实弹地对我边境居民和解放军进行挑衅,我军决定抜掉这颗敌人的毒牙。
开战之前,部队特意安排参战的战士可以休假几天回家探亲。可见此战事的艰巨,似乎给人一种凶多吉少有去无回之感觉。同时,还规定参战的战士参战前要给家人写封遗书。马占福想到母亲不识字,就把遗书改成了遗言。他找来录音机,录起了音。谁知这时他想起母亲怀胎十月的艰难和千辛万苦把他拉扯大的艰辛,不由泪如雨下无有了言辞,嘴里只喊出了一个“娘”字,接着又连续喊出了26个“娘”字。这就是马占福的遗言。
部队对这场战事战术的安排是,成立一支有90人组成的突击队,突击队里有一支由12名爆破手组成的敢死队,为突击队前进扫清一切障碍,特别是火力障碍。马占福主动请缨参加敢死队,他向首长写下了请战书。他的请战书里有这么一句话:我家弟兄多,如果我光荣了,还有兄弟照顾家中父母,请首长一定批准我的请求!言辞恳切,拳拳之心,令人动容。事后,马占福果真成了敢死队的一名爆破手。
1986年1月6日凌晨,马占福等12名敢死队员从山脚下出发,摸进了高地附近的3个猫耳洞进行潜伏。7日凌晨天还没亮,战斗打响,90名突击队员杀声震天地上山进行歼敌,潜伏在猫耳洞的12名敢死队员更是一跃而出,向敌人发起猛烈射击。敌人吓的乱作一团,各个明堡暗道的敌人急忙开枪还击,这下正中马占福敢死队的下怀,他们根据枪口射出火蛇,立刻看清了敌人各个火力点的位置,然后用爆破筒逐个去击破。这时,一隐藏在一巨石后边尚未被发现的一敌人火力点,向马占福发起扫射,马占福的腹部不幸连中数弹,一下子跌倒在地,鲜血涌了出来,肠子也流出了一截。他一咬牙可把肠子塞进了肚内,取出急救包包住伤口,继续寻找敌人的火力点。岂料在他抬头观察时,敌人的又一颗子弹打来,击中了他的头部,他一下子可昏了过去。片刻,昏迷中的他又被激烈的枪炮声震醒,他艰难地睁开双眼,看到敌人的机枪仍在吼叫,半山腰向前冲锋的战友被压的抬不起头来。他一见此情,万分着急,就用脚蹬用手扒艰难地一寸一寸地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他爬过的地方留下了一道鲜红的血迹。火力点的敌人以为他已死了,只顾打压要冲击上来的战士,没有想到这个已被他们打死的战士竟又活了过来,且已爬到了他们的眼前。在离敌人火力点只有两米的地方,马占福双臂猛地一撑,双脚使劲一蹬,一下子可跃到了敌人机枪的射口边,他迅速拉燃爆破筒并塞进了射口。火力点内的敌人非常狡猾,马上把马占福塞进去爆破筒推了出来。马占福一见,丝毫没有犹豫,一下子可用身子扑了过去,用胸膛顶住了爆破筒,堵住了冒着火蛇的枪眼,并用力喊道:班长……谁知“班长”二字还没落音,爆破筒就响了,火力点被炸塌陷了,火力点内的敌人全部毙命了,而年仅20岁的马占福也化作了辉煌金星。他用自己花一样年轻的生命铺平了我军通向胜利的道路。
战友们目睹了马占福牺牲的过程,他们怒睁着已被激励成血红的双眼,高喊着“为马占福报仇”的强音,所向披靡地向167高地冲去,把红旗插到了167高地顶部。
在清理战场时,战士们又看到马占福的手里还握着一节爆破筒的拉环时,他们人人都失声痛哭了起来。
在部队的表彰会上,马占福被授予“一等功臣”的称号,被誉为“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
部队根据马占福生前的遗愿,把他安葬在了中越边境的麻栗坡烈士陵园。他说,他要永远守卫着祖国疆土。
看了这篇纪实文学,深深感到,国家的和平,人民的幸福,都是烈士们用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