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历史!
(十七)
念奴娇·颂冯子材
镇南关下,看苍髯老将,怒横戈戟。癸未岭南烽火起,法寇侵吾邦域。白发披肩,钢刀在手,誓把夷酋殛。袭奔驰突,壮怀冲斗无敌。
历载戍守生涯,身经百战,浩气长盈尺。瘴雨蛮烟磨劲骨,热血未曾消释。饮马江川,驱驰岭峤,功绩垂青册。英雄如在,赤心犹护家国。
注:冯子材(1818·7·29~1903·9·18),祖籍广东廉~州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字南干,号萃亭,一作翠亭,晚清抗法将领、民族英雄。冯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后参加反清起义,失败后被招安。1885年法军占领镇南关后,被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取得了镇南关之战胜利,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1886年,授云南提督,因生病没有赴任。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奉命率军驻守镇江。1903年冯子材因病去世,享年86岁,葬在钦州市沙埠镇。词依《钦定词谱》苏轼体。
乐水
2025年3月26日
评析:《念奴娇·颂冯子材》,以豪迈笔触,生动勾勒出冯子材这位抗法英雄的光辉形象。开篇描绘镇南关之战,“苍髯老将,怒横戈戟”尽显其临危不惧、奋勇御敌的英勇气概。下阕回溯冯子材戍守生涯,“身经百战”“热血未曾消释”,侧面烘托其为保卫国家,矢志不渝的高尚品格。全词情感激昂,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唤起后人爱国情怀 。主要特点:1. 形象塑造鲜活:开篇“苍髯老将,怒横戈戟”,寥寥数语,一位须发皆白却斗志昂扬的老将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对冯子材的外貌与战斗姿态有直观认知。“袭奔驰突,壮怀冲斗无敌”,生动展现其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英勇和豪情。2. 情感真挚浓烈,全词字里行间饱含对冯子材的歌颂与敬仰,从对其战斗场景的描写,到对戍守生涯的回顾,都能感受到作者对英雄由衷的赞美,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3. 叙事清晰有序:上阕聚焦镇南关之战,下阕回顾戍守生涯,层次分明,完整讲述冯子材的英雄事迹,让读者对其功绩有系统认识。
临沂诗词学会付会长潘正松
浅析:《念奴娇・颂冯子材》上阕开篇直入镇南关战场,白发老将冯子材横戟怒对法寇,尽显杀敌决心。寥寥数语勾勒国难,再以 “白发披肩” 强调他无畏的英雄气概,“奔袭驰突〞更是将其奋勇杀敌的形象推至高潮。下阕回溯往昔,展现冯子材历经百战、瘴雨蛮烟、难消热血的坚守。他饮马驱驰,战功赫赫,永垂青史。结尾 “英魂护家国” 升华主题,缅怀其功绩,凸显其精神的深远影响,全词饱含对英雄的敬仰与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