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清明
文/孔祥智(河南范县)
清明,不只是节气与节日
更是人生的真正标尺。
“清明时节百花开,游子坟前敬缅怀。
伫立在祖先与亲人的坟前
思绪如潮,自我层层剝开。
开始叩问:我是谁?从哪来?将向何处去?
坟头的青草,摇曳着岁月的答案。
我们来自父母,父母又来自祖父母
祖祖辈辈,似那根系,绵延不绝,
树植于土,开枝散叶,无论枝叶多繁茂
根,始终深扎于大地,那是血脉的眷恋
是我们生命最初的来处。
父母在,人生尚有温暖的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孤独的归途!
生而溯源,叶落归根
有人烟的地方,就有血脉传承。
清明节,宛如中国的感恩节
承载着无尽的感恩与追思
追思先贤,感慨万千
做人,最好莫撇开“清明”二字
清洁、清廉、清净、清正、清爽、
清清楚楚,宛如澄澈的溪流!
明事、明礼、明法、明目、明心、
明明白白,恰似明亮的灯火,难忘初心,牢记使命,磊落做事,干净做人……
清白明白之人,
自有清风拂面,洗涤心灵的尘埃,
自有明月皎洁,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滚滚红尘中,为权钱名利所困
黯然神伤、难以释怀时,
不妨在清明,去踏青、去扫墓,
那里,有另一种启迪
能让心,如止水般平静,超然于物外。
清爽做人,问心无愧。清白做事,坦荡为魂,便已足也。
生活难以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无愧于先人,无愧于自己,有灵魂,有信仰,人生定有方向。
扫墓时,凝视那青草掩盖的土丘,
无论贫穷富有,风光还是失意,
终会被黄土青草掩埋,归于寂静。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如此一想,诸多纷扰皆可淡然、豁然
悠然、乐然、坦然,涌上心间。
我是谁?
当明晰了“从哪来?到哪去?”
答案,似已清晰明了
我们是人子(女),是人父(母)
是人夫(妻),是华夏血脉的传承者
是人类的赤子,是有思维的碳水化合物
最终,也将融化于泥土之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走。生是起点,死是终点。中间是过程发展。天地轮回,归于定旋。
清明祭祖,彰显着传承与责任
来到世间,安身立命,各有角色
肩负相应的责任
清明,是责任,是感恩,为官者,无亏党无愧国家,无愧于民,无亏良心,可顶天立地,可堂堂做人。
清明更是哀思,是心静
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
是传承,是教育
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
懂得清明,便彻悟了人生。
2025.3.27于厦门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