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学生捡麦穗
作者:楚旺群
孩提时代的野性,要比现在的孩子朝气蓬勃很多。遇到收麦的时节,捡麦穗是那时提倡的“颗粒归仓”的口号,小学生投放到热浪似火的田野,一浪高过一浪麦子成熟的气息熏染着童心中的野性。农村孩子天生热爱劳动,不怕热练就了孩子们能吃苦的个性。一群野鹿样的孩童散布在太阳暴晒下的野地,比赛着谁捡的麦穗最多。
捡麦穗时谁没有一个装喝水的瓶子呢?每个人都带有一个装水的瓶子,大人们给孩子的瓶子里装满了凉开水,里边放一片糖精,糖是买不起的。最教人欣慰的是,为防暑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一包老虎牌人丹,几片薄荷片,人丹咽到肚里炎热的酷热中丹田升起凉丝丝的感觉,别提有多惬意。薄荷片含到嘴里一股麻麻的清爽带着甜味,教人对老师发慰劳品生出实实在在的感激。
夏天里田间一棵棵婆娑的老柿子树撑出巍峨的华盖,为麦田里劳作的人预备了歇息乘凉的去处。捡麦穗中间,老师下令暂停的歇息。孩童们不顾日晒下的劳累,一眨眼像一群活泼的猴子,全爬到柿子树上摸柿猴了(在柿树上捉迷藏的游戏)。老师嗔怪地干涉无济于事,只好提醒学生娃注意安全,打内心里农村老师对农村孩子爬树的本领是了解的,任意一个孩子在树上的动作敏捷不次于猿猴,根本不需要担心谁会从树上摔下来。反倒是暑天看孩子天生有旺盛的活力感到无限欣慰。
顽皮的恶作剧据是顽童的天性。记得那次捡麦穗在地名叫朱格玉的麦田,地头有个二百多米长的环山渠隧道,贯穿了一个山岭,顺隧道走到山岭那边是上湾庙后的麦田。趁老师不注意我们几个由隧道溜到了岭那边的麦田,恶作剧心顿起,把田里割倒的麦捆纷纷扬扬抛撒了一片,我们每个人像看到了阿里巴巴藏金的宝库,忘情地疯狂抢捡从来没有这么密集遗落的麦穗。因了精收细打的农民手工割麦是很少把麦穗遗落在田里,我们捡麦穗往往要很仔细跑很多田地才好不容易捡到一把捆成一束,这时我们无法掩盖一下子能捡这么多麦穗的喜悦。
每次回味童年都要意犹未尽,儿时的野性即便顽皮的恶作剧回味起来都有充满回归自然的美妙。回味童年活泼的野性是现在时代的孩童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