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年中冬季最富有诗情画意,看似白雪皑皑覆盖原野,万物萧瑟,阔叶林枝头光秃秃不见盛夏深绿,也不见深秋那般一树金黄。它却能在凛冽寒风中发出别样天籁,群山闻乐而舞,抖落一树残雪满天飞。即便长青松柏在这一刻也精神抖擞,放开歌喉,呼啸着,为冬歌唱,山风将这隆冬乐章吹向天际,飘向远方。
大山里、积雪下更是别有洞天,景象万千。如果你不曾探秘大山,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冰盖下,小溪一反常态被固化,形成一座座层次分明、形态各异冰塑奇观。它们顺山势而独成一景,晶莹剔透,雕像惟妙惟肖、泼猴儿上蹿下跳、松鼠更有如精灵,大狗熊形态憨厚,让人惊叹不已。还有那些冰挂从天而降,留下冰瀑布。水尽管被凝固,仍不失其“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恢弘之势。凸凹不平之冰面,更有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一山美景。枝条在蔚蓝色冰面上摇曳起舞,那水也在这寒风簇拥下流动了起来,给人以别样之美。
山有灵,山有魂,春不猎畜,夏不射禽,伏不张网,入山不携火,赶山拜山神。远古先民早有共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祖宗留下之训,传承至今山里人世代恪守。
任朝代更迭,几度轮回, 人们都依赖大山与土地,在不同季节给芸芸众生提供繁衍生息所需养分,世间万物才得以沿革。
猫冬,山里人就感觉到幸福。老人们盘坐在炕上,悠闲自得。围着火盆,抽上一口老沫,望着窗外一地洁白,听山风呼啸。尽管屯子里人口稀疏了,年轻人都出了屯子谋生计。老人们忙碌了一春,折腾了一夏,累了一秋。屋前屋后堆成了小山般的玉米,满仓谷子、大豆。老人们守着、望着、盘算着,扳着手指头,翻着老黄历。嘴上吐出一口老旱烟,发出一声声叹息,期盼着儿孙们回来猫冬,分享留给他们喜爱的商货。
几声冲天雷惊醒门前老槐树,雪花扬了一地。一阵阵汽车喇叭,让屋里人都下了炕。嬉笑、打骂,合着老汉一阵阵咳嗽。小院里隆冬,顷刻间都没有了寒意。相互间,嘴里喷出雾气,你能闻到久别的甜蜜、满心欢喜。
年轻人三五相聚,聊山外世界。论所见所闻,一年所得那一脸发自内心的笑,感染着一屋人。嘘寒、问暖,合着女人们一桌四碟八碗。满屋酒香,这冬,也即刻有了春意。山里人推杯换盏中,忘掉了一年奔波,忘掉了委屈心酸,忘掉了创业过程中一路坎坷。注视着面前那一张慈祥、善良,额头上刻满沟壑,让记起乡愁。
刘道云,笔名照云,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祖籍湖南新化。1960年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197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89208部队子弟学校,同年回湘下乡。1977年应征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战功。1984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选题出版长篇小说《山那边的小屋》,2011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选题出版小说集《山之魂》。2012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选题出版散文集《情曲心歌》、长篇小说《苍溪妹子》。2013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选题出版长篇小说《老腊树下》。2015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选题出版长篇小说《那月霜花》。2019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选题出版长篇小说《第一书记》。2020年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选题出版长篇小说《清风徐来》。2021由湖南音像出版社选题出版长篇小说《大矿山》就职于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届冷水江市作协主席,第五届娄底市作协副主席。现任娄底梅山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