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十五带吴钩
作者:张百川
前天是儿子张弘的十五岁生日。当天笑纳1000元,发了笔小财。我和妻子各给200元,上大三的二姐,凭藉超强的生意头脑和勤工俭学,也送礼200元,大女儿巳参加工作,寄上400元。当晚,身处浙江外地的我给远在湖南邵阳老家的儿子打去视频祝贺生日快乐,并当场赋诗一首送给他。
男儿十五带吴钩,
独占鳌头不停休。
书山有路执勤奋,
锦锈前程在招摇。
儿子张弘是个超级学霸,重点初中三年,次次班上第一,30个班的全年级排名,一度挤进前十名。从儿子身上,仿佛看到了我年轻时候的影子。刚刚过去的寒假,儿子一如既往地发奋学习。每每手不释卷,学到深夜。一次我凌晨二点四十分醒来,客厅灯火通明,却发现张弘伏案解题的背影,我既高兴又心疼,忙要儿子上床休息。
儿子前几天农历二月二十满十五岁生日,身高已超我半头,眉宇间既有少年的英气,又隐隐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作为父亲,我既欣慰儿子的茁壮成长,更想与他聊聊这"吴钩"二字的深意。
儿子自幼便是邵阳七中的"超级学霸",年级榜首的奖状贴满家中墙壁。但最让我骄傲的,是他放学回家总先给妈妈捶背,洗衣做饭,而后叫上同学一起奔赴球场打球。记的寒假一个晚上,妻子曾艳平让我与儿子起去打篮球锻炼,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父子篮球赛。
夕阳把球场的白线染成金色,我喘着粗气,盯着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我的儿子张弘。他弓着背,篮球在胯下灵活地穿梭,眼神狡黠如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
“爸,小心了!”他突然变向,一个箭步从我右侧突破。我急忙横移,却被他急停后撤步晃开。篮球从他指尖飞出,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唰!”空心入网。
“5比2,我赢了!”他抹了把汗,笑得灿烂。我撑着膝盖大口喘气,却忍不住跟着笑起来。这小子,什么时候学会的后撤步?
场边,他大姐张婷拍手叫好,二姐张梨递来矿泉水:“爸,您当年可是厂队MVP啊!”
我揉了揉张弘湿漉漉的头发:“臭小子,下周再战!”篮球滚到场边,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一把出鞘的吴钩。
大姐张婷常以儿子为傲。她在广州市公务员岗位上处理公务,总说"要像小弟解数学题一样抽丝剥茧";二姐张梨寒暑假家教深感吃苦时,是他用围棋的"大局观"帮她分析市场,迎接未来。你看,吴钩未必要染血沙场,它的精神内核,是以才智服务他人,以担当照亮社会。
吴钩淬火:成长的三重锻造
1. 学业如铸剑:千锤百炼始成钢
记得你为攻克物理竞赛题,连续三周每天只睡五小时?那盏深夜不熄的台灯,正是淬火的炉火。但你要明白,真正的"学霸"不是分数机器。你大姐当年以湖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第一的成绩毕业,分在广州市直单位却在下基层锻炼的二年时间里,扎根基层调解纠纷。她说:"法律条文是冷的,但用它守护公平的心必须是热的。"
2. 爱好似磨石:动静之间见格局
篮球场上,你明白"个人再强也赢不了团队";围棋盘中,你悟出"暂时的弃子是为长远取胜"。这些领悟,比任何说教都珍贵。你二姐勤工俭学做家教挣学费时,把围棋的"试应手"用在市场调研上——人生如棋,既要敢落子,也要懂取舍。
3. 家国作砧台:小孝与大忠。
上月你偷偷用过年压岁钱给我庆贺五十三岁的生日。前不久又用奖学金给妈妈生日买护肤品,这孝心便是吴钩的第一道锻纹。但男儿的担当不止于此。你大姐参与乡村振兴立法,你二姐为留守儿童免费家教,她们在用行动告诉你:对家庭的小爱,当延伸为对天下的大义。
吴钩新篇:当代少年的征途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需少年血战关山。但芯片领域的"卡脖子"、乡村教育的短板、科技创新的壁垒,何尝不是新时代的"五十州"待收?
你崇拜的科学家潘建伟,当年也是十五岁立志"用物理改变中国";你常看的《觉醒年代》里,陈延年与你同龄时已胸怀救国理想。他们的"吴钩",是实验室的仪器,是讲台上的粉笔,是键盘上的代码。
弘儿,你曾问我:"如果将来成不了顶尖人才怎么办?"且看邵阳街头那个修车匠王师傅——他钻研新能源汽车维修,带出二十个徒弟,去年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真正的吴钩精神,不在虚名,而在把平凡做到极致的执着。
封刀寄语:父亲的期待
昨夜梦见你成年后的模样:或许是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题的工程师,或许是法庭上捍卫公正的律师,或许是大学老师,又或许像大姐一样考公从政……无论哪条路,只要你的吴钩始终指向三个方向:
1. 向善:如二姐给山区儿童补课时那般温柔;
2. 求真:似你为一道题验证十种解法的较真;
3. 担责:像疫情时你组织同学捐压岁钱的果决。
书架上有本《少年中国说》,你总笑我老派。但今日仍想以梁启超先生的话作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愿你的十五岁,带着新时代的吴钩——
以笔为刃,以德为锋,
斩平庸之荆棘,开天地之新局。
作者简介:张美春:笔名张剑锋、张百川、禾嘉读书郎等。男,汉族,1972年生,湖南省邵阳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邵阳市作协会员。现为浙江某企业总经理,资深企管咨询师。联系电话:18320816727.
人生座右铭:文以载道真善美,一生弘扬正能量。善良正直为人本,誓为百姓鼓与呼。
本人先后在《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等纸媒和《中国诗人作家网》、《人民文艺网》、《百度》、《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当代作家》、《作家文选》等各个文学平台上发表各类散文、诗歌、赋文、通讯类作品上百篇。并多次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
